房間內靜得可怕,落針可聞,那老郎中手中還握著幾只銀針。
聞言,沈樂棲神色微變,向前幾步,望向了沒入那老郎中頸側的四根銀針。
看見沈樂棲不適的臉色,蕭燼將房門微掩,護著沈樂棲走出了存放銀針的小屋,回到了他們剛才問診之處。
“如果想進到那屋子中殺掉那老郎中,必定要經過此處,可是剛才無人經過啊。
”沈樂棲終于緩好了一點臉色,一把握住蕭燼的手道。
蕭燼頷首,“有可能是殺手提前藏于那房中抑或是什么暗器,無論如何,先報官。
”沈樂棲點了點頭,贊同了蕭燼的說法,腦海中不斷閃現出老郎中的死狀,一時間感覺有些呼吸不暢,剛想開口說些什么,便被蕭燼打斷。
“噓,”蕭燼將她拉至一側,“有人來了。
”門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沈樂棲側身通過半掩的門向外看去,熟悉的身影逐漸清晰,待看清那人的臉時,她猛地轉身,將自己全身藏于門后。
“是誰?”看到她的反應,蕭燼便猜到來人身份的不簡單,嚴肅地望向沈樂棲的眼睛。
“來人是誰?”蕭燼問道。
她閉了閉眼睛,緩緩張口。
“劉采詩。
”這位劉采詩便是幾日前在采詩司閣樓企圖阻止蕭燼入內的劉采詩,當日正好輪到他值守,聽聞因為《農家樂》原稿丟失受了罰。
不過所幸因為采詩司一下子折損了兩位采詩正缺少人手而保住了性命。
聞言,蕭燼的語氣染上了幾分疑問,“他怎會在此?”“如今時數三月。
”蕭燼了然。
每年春朝,原本在京城中的采詩官都會外派,奉旨前往各地采集詩歌,待到采集完畢再回京城。
“畢竟是同僚,他認得我。
”沈樂頓了頓,“可我們在眾目睽睽之下進了此房內隨那郎中診治,如今郎中死了,我們若是不見了蹤影,豈不是徒增嫌疑?”“那也別無他法了,”蕭燼搖了搖頭,“我們從那處窗戶出去。
”腳下的失重感傳來,沈樂棲被蕭燼懶腰抱起,在劉采詩推門而入之前從窗戶一躍而下。
這是她生平頭一次從如此之高的地方跳下,心臟跳得飛快,她忍住不尖叫出聲,手指則是緊緊地抓住了蕭燼背上的布料。
好在有驚無險,直到雙腳找地的那一刻,一口長氣方才從她嘴里呼出來。
蕭燼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狐貍面具,遞給沈樂棲,那面具的眼尾處用紅筆勾勒,徒增一分嫵媚。
“誒?”沈樂棲疑問一聲,“你這面具是從何而來?”“上次險些被秦指揮使發現之時,我便料到了會再次發現此等狀況,于是便順手買了一個。
”“過些時日,我令王府中人制一頂人皮面具,畢竟你現在的身份太過于敏感了。
”沈樂棲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些什么,接過面具戴在臉上。
“我總感覺有什么不對。
”她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