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了一點,下一更在七八點的時候】
韓岡負責(zé)重整海門港,要將這座并不算太大的港口,變成交州對外輸出的通道。而章惇的工作,除了主持和審核身為行營和經(jīng)略招討司的主官無法推卸的任務(wù),剩下的心思就全部放在重立銅柱上。
他希望能在入京之前,親眼看到銅柱的豎起。將自己的功績用永不磨滅的青銅傳遞到千秋萬代,也讓朝廷的聲威,繼續(xù)震懾這一片位處于天涯海角的南疆。
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工作,首先就是要找工匠來。章惇從廣西調(diào)集了一批鑄鐘匠——普通的銅匠沒有鑄造大件器物的本事——接著又派人去廣東借調(diào)。以他如今的威望,加上日后的前途,廣東的幾位路中監(jiān)司官,都不會也不敢從中作梗。
很快,來自于嶺外兩路的高手匠人陸陸續(xù)續(xù)的都抵達了海門,沒有太多耽擱的就開始了設(shè)計和鑄造的工作。
至于工料的成本倒是不用在乎太多。一貫小平錢十斤上下,就算融化成數(shù)萬斤甚至十萬斤重的銅柱,也就幾千貫、上萬貫而已,數(shù)目并不算多,而且也不一定會鑄得那么重。
從交趾國庫中,官軍并沒有繳獲多少財物。為了激勵守軍的士氣,在官軍過江之后,李常杰幾乎將國庫里面的財物全都散盡了。但領(lǐng)錢的人畢竟還是在城中,等官軍攻入升龍府后,這些錢基本上都又收回來了,而且還翻了幾番——多出來的部分,自然是民間原有的財物。
按照事先約定的條款,士兵、將校、官中,以四三三的比例,將戰(zhàn)利品進行分配。掌握在安南經(jīng)略招討司中的現(xiàn)錢就有三十余萬貫,其中基本上都是銅錢——大宋鑄造的鐵錢,在境外并不通用,與銅錢并不相同——章惇已經(jīng)為此上書,從中拿出一萬貫來在交州重設(shè)銅柱,料無不允之理。
匠人們已經(jīng)在升龍府開工了,章惇則是拿了自己推敲了好久的《平南記事》來找韓岡,這是準(zhǔn)備同時鑄在銅柱上的銘文,準(zhǔn)備讓韓岡過目一下。
不過到了韓岡臨時的衙署中,卻看見在他的桌上擺著一條色做深紫的桿棒,再仔細一看,這桿棒卻是一頭有葉,一頭有須根,“這不是甘蔗嗎?”
“是甘蔗。”韓岡拿起來給章惇看,“是榨糖用的。”他掀開與甘蔗放在一起的一個素色的小瓷盅,里面不是茶水,而是褐色的糖。
“黃糖。”
“紅糖。”
韓岡和章惇同時說出口的卻是不同的名詞。不過黃糖也好、紅糖也好,只是對粗糖不同的稱謂而已,區(qū)別并不大。不論何種稱謂,都代表此時市面上流通的蔗糖并不純凈。
“玉昆是打算在交州制糖?”章惇問道,驚訝之余卻帶了點欣喜。
糖業(yè)在此時是暴利,如果交州開始種植甘蔗,章惇倒不介意讓自家兄弟來分一杯羹。韓岡在熙河路的一番布局,如今得到的成果,章惇也是艷羨了好久。
“交趾本來就產(chǎn)糖,只是數(shù)目不多而已。”
將章惇拉下水,那是順?biāo)浦鄣氖拢稽c力氣都不用。韓岡則是想著,能不能將李憲和燕達都拖下來,不過燕達出身開封,而李憲的閹人身份也同樣讓他感到忌諱。
“如果甘蔗種得多了,出產(chǎn)的糧食可就會少上不少……”章惇坐了下來,把自己要找韓岡的事丟在了一邊。
“如果讓分派在交州的蠻部只從事糧產(chǎn),將命脈送到他們手里,時間長了就受到蠻部的很大牽制。若是出點意外,天災(zāi)人禍?zhǔn)裁吹模瑖谢蛟S就會出大亂子。而將糖、油、棉之類的糧食以外的作物交給他人之手,卻是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沒有棉花還有絲緞,沒有油料那就用些清淡的菜肴,沒有糖更不會活不下去。”
韓岡的盤算,章惇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頓時撫掌大笑,拍案叫絕,“如果分出一半來種植甘蔗,蠻部的命脈可就控制在海門港手中了。”
韓岡點頭。
這就是殖民,讓殖民地從事單一的經(jīng)濟生產(chǎn),將其變成母國經(jīng)濟體系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藉此來牢牢控制住殖民地。
在千年之后,有一段時間,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但他們建國之后,就立刻陷入了困境之中,從舊有的經(jīng)濟體系中分離,卻不能建立起新的體系,有許多到了幾十年后都沒有恢復(fù)過來。
“而且光是糧食和木料,對一個港口來說還不夠,再加上糖就差不多了。”
擁有吸引力的特產(chǎn),是保證一個港口能持續(xù)繁榮下去的主要條件。另外就是穩(wěn)定合理的制度,安全的周邊環(huán)境,以及完善的交通體系。
除此之外,還有南方特產(chǎn)的各色水果,經(jīng)過處理之后,就可以運往京城販賣——用紅鹽法處理過的荔枝,往往能保存長久,不像唐時,那樣要讓人用快馬一程程的運往長安,只有天子、貴妃才能吃得上,市面上都在賣的。
不過章惇現(xiàn)在最關(guān)心的還是銅柱的問題,那是他日后青史留名的關(guān)鍵,至于怎么讓海門港變得繁華起來的方略,由韓岡這位專家來考慮就行了。自己在旁沾光,不用費心也能有所收益。
當(dāng)韓岡問著章惇意下如何,章惇便道:“能者多勞,玉昆你在此一事上天下無人可及,愚兄也不敢班門弄斧了。這些天,愚兄都看著升龍府的銅柱。”
“過兩天就去升龍府看一看,不是說最多再有半個月就能成事嗎?小弟也想親眼看一看鎮(zhèn)壓天南的銅柱鑄好豎起。”韓岡笑了一笑,“還有燕逢辰那里已經(jīng)將升龍府拆得差不多了,聽說他還從城中的達官富戶家中的宅院中,挖了十幾處窖金。數(shù)目可不少,光是黃金就有三四千兩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