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祭酒收了大周什么好處。”
有人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故作打趣道。
鄭秋臉色淡了下來,看來自己太過高看這個楊承。
先前他還把對方當做對手,現在看來,都無需他做什么,對方就會顏面掃地,無法在這道院立足。
“丹道之妙,在于與天地共鳴,與本心契合。你看這天地萬物,皆可入藥;日月星辰,皆是火候;億萬書籍,皆為丹方。拘泥于藥草、丹爐和丹方,終究是小道。”
楊承慢條斯理道。
“可笑至極,你以為世間丹師都是造物主?”
盧講學發出嗤笑。
“丹師本就是造物主,傳統的丹道之法卻將丹師當做工匠來培養,這才是大錯特錯。”
楊承道。
這話一出,四周一片混亂。
丹師本就是造物主?
這是實在是霸氣。
不少丹院的弟子,竟被楊承說得有些熱血沸騰。
他們當初選擇修行丹道時,其實想象中的自己,就是如造物主般,可以創造自己的丹方,可以踐行自己的理念。
結果卻是,他們被條條框框束縛,只能照本宣科,按照丹方來煉丹,連一絲細微的藥材比例變化都不允許出現。
這將他們的美夢都擊碎,讓他們意識到煉丹師不是造物主,而是丹道工匠。
平日他們比拼的,也不是誰的丹藥更有靈性,不是誰的丹藥更有創造性,而是誰的丹藥更貼近丹方。
他們早已丟了自己的初心。
如今楊承的話,讓他們忍不住想到自己初入丹道時的夢想。
“丹師本就是造物主?”
盧講學仿佛聽到什么天大的笑話,“來,你口氣這么大,當一次造物主給我看看。不用現在已有的丹方,你自己現場創造出一枚丹藥,那樣我就信你。”
沒等楊承回答,他繼續搖頭道:“其實我之前就想問,楊夫子你的丹道是從哪里的學的,師從何人,讀了什么丹道經典,可曾有什么丹道著作?”
他決定不和楊承廢話,直接插入楊承的軟肋。
在任何道院,想要成為夫子,那都必須要滿足一些硬性要求,就比如要有屬于自己的丹道著作,這丹道著作還必須要有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