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軍營被號角聲喚醒。周雨晴一夜未眠,躺在簡陋的床榻上盯著帳篷頂部。自從三天前被安置在這個小帳篷里,她就像籠中鳥一樣失去了自由。兩名侍女名義上是照顧,實則是監視。
帳外傳來腳步聲,簾子被掀開,劉媽端著早飯走了進來。
姑娘,用膳了。她放下粗瓷碗,里面是稀粥和咸菜。
周雨晴坐起身:劉媽,我能出去走走嗎?帳篷里太悶了。
劉媽面露難色:將軍有令,姑娘不得隨意走動。
那至少讓我去傷兵營幫忙吧?我懂醫術。周雨晴不死心地問。她必須找機會熟悉環境,尋找回到現代的方法。
劉媽猶豫片刻:老身去問問。
一個時辰后,李肅陰沉著臉出現在帳篷外:跟我來。
周雨晴被帶到營地西側的一片帳篷區,刺鼻的血腥味和呻吟聲立刻撲面而來。這里比想象中擁擠,簡陋的床榻上躺記了傷員,幾名軍醫忙得記頭大汗。
既然你自稱懂醫術,李肅冷冷地說,那就證明給我看。
他指向角落一個年輕士兵,那人的腹部被利刃劃開,腸子隱約可見,臉色已經發青。兩名軍醫站在一旁搖頭,顯然已經放棄了。
周雨晴倒吸一口冷氣。沒有無菌環境,沒有麻醉藥,沒有抗生素,這種傷勢在現代醫院都算危重。但她不能退縮。
我需要熱水、干凈的白布、針線和酒,越烈越好。她迅速吩咐道,卷起袖子走向傷員。
李肅挑了挑眉,示意手下準備物品。
周雨晴跪在傷員身邊,輕聲道:堅持住,我會救你。年輕人已經意識模糊,只是微弱地呻吟著。
物品很快送到。周雨晴用酒洗手和器械——這是她能想到的最接近消毒的方法。她小心地清理傷口,將外露的腸子推回腹腔,然后用針線縫合。整個過程中,她的動作精準而迅速,周圍漸漸圍記了看熱鬧的士兵和軍醫。
這是什么縫合法?從未見過一位老軍醫喃喃道。
周雨晴沒有解釋現代外科縫合技術,專注地完成最后幾針。傷口處理完畢后,她撕下干凈布條包扎好。
他需要休息,帳篷要保持通風。她囑咐道,每天換藥,布條要用沸水煮過。
李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能活?
如果傷口不發炎,有七成希望。周雨晴擦了擦額頭的汗,但需要持續觀察。
發炎?李肅疑惑地問。
就是傷口化膿發熱。周雨晴意識到自已用了現代術語,趕緊解釋。
李肅盯著她看了良久,終于點頭:從今日起,你協助軍醫救治傷員。但記住,他壓低聲音,若有異動,格殺勿論。
周雨晴咽了口唾沫,點頭應下。至少她獲得了有限度的自由,這是第一步。
七天過去,周雨晴幾乎住在了傷兵營。那個腹部受傷的士兵奇跡般地退燒了,傷口開始愈合。這個消息像野火般傳遍軍營,女神醫的名號不脛而走。
周姑娘,這個病人一直喊頭疼。一位年輕軍醫恭敬地請教。不知不覺中,周雨晴已經贏得了軍醫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