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后,nv帝單留了仲子堯和陸玉在宣室商議事宜。
“近日收到奏疏,廣漢地區豪強全部遷移完成,甚好。多虧太傅獎罰并制。”
仲子堯垂首拜謝,“陛下過贊。雖是如此,但豪強猶如民之鈍釘,越晚越難拔除。依老臣看,不若以雷霆之勢掃平。廣漢甚至不是蘇氏的常駐地,其商貿迅速發展,必有地區官員扶植。雖說扶植并不是壞事,有利民成分在,但巨利仍在商戶蘇氏手中。”
“這次遷移,蘇氏為免遷移,竟然可舍棄所有財產,放棄廣漢地區,可見這部分牟利在整個蘇氏家族并不算什么。”
“長安街頭已經有歌謠,兩步一小蘇,十步一大蘇。蘇氏商貿已然占領長安市場,擠壓普通商戶生存余地。”
“陛下,蘇云淮印累綬若,其家族光是在朝中任職的已有幾十人。臣聽聞蘇氏家奴橫行于街,小一點的官員都要為其讓路。”
“養虎為患啊,陛下。”
仲子堯憂心忡忡。
&帝何嘗不知道。
見nv帝不言語,仲子堯嘆氣,又從袖中遞出一份奏疏,侍從官接過,呈于nv帝公案上。
“承蒙陛下厚ai,只是犬子無功,不應平白得擢升。請陛下收回成命。”其子仲厚前年舉孝廉,被舉后擔任郎官。邊角小官而已。nv帝有意提拔仲子堯親屬在朝中為官。仲子堯儒者出身,后儒法并修,nv帝登基后優化修改一部分法令,就是仲子堯負責的。
仲子堯嚴于律己,自己就是從小官做起,做到今天的位置。對于子nv們也絕不會讓他們因為自己的原因隨意授受官職。按仲子堯在朝中的地位,仲厚是可以省去許多麻煩,直接領職上任的,但仲子堯堅持兒子和普通人走舉孝廉,獲得一官半職,以為朝廷效力。
&帝一番好意,仲子堯委婉拒絕。
只是仲子堯這么做雖然令人欽佩,但對于nv帝來說在朝中組建自己可信任的實力必不可少。
陸玉出聲,“仲內史過謙了,令郎我有幸見過一面,為人端直謙和。陛下提拔亦是一次證明的機會。前朝也有過天子慧眼識珠,提拔普通人為官的先例,內史不必妄自菲薄,不若讓令郎試一試,仲內史也做監督,若是德行不配位陛下不滿意,自是會有相應處理。”
&帝點點頭。
仲子堯躬身作揖,面se肅然,“不妥,無功不受祿。請陛下收回成命。”
仲子堯雖說儒法雙修,但到底是儒者出身,有時過于古板,不懂得變通。便是直白告訴他nv帝要培養自己實力,需要你兒子充場子他也不明白,只會說什么天下臣皆為臣。
陸玉心中嘆氣。
&帝將他奏疏壓下,“即如此,暫且壓下吧,日后再議。”
“謝陛下。”
兩人拜于nv帝,退出宣室。
出門后陸玉便看到蘇云淮立于宣室屋檐下,似是等了許久。
幾個人互禮,簡單打過招呼后,仲子堯先走,陸玉下龍紋側青石階時,蘇云淮叫住陸玉。
“陸郡王留步。”
陸玉駐步。
隔著不遠的距離,蘇云淮負手上前幾步,“陸郡王頗得陛下歡心,想來離高升之日已是不遠。”
陸玉微微困惑,“蘇相何意?”
秋風起,吹亂蘇云淮鬢邊兩縷須發,“我會向陛下進言,封郡王為左丞相的。”
他笑得和善,笑意融在疏冷的風中。
陸玉道,“蘇相說笑了。在其位謀其職,陸某不才,只想好好為陛下做事。蘇相自己的話,也應是這樣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