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同學,我想請問一下,你推薦林鳶同學的依據是什么?”
我的聲音因為憤怒而有些尖銳。
“我的各項成績,無論是績點還是論文,都比她高。”
會場里一片寂靜,所有評委都看向了沈既白。
他站起身,表情沒有一絲波瀾,仿佛在說一件與他無關的事。
“葉同學,成績確實不能說明一切。”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我,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評判。
“林鳶同學不僅成績優異。”
“她在藝術領域的造詣,以及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的表現,都體現了更強的綜合素質。”
“我們評選的是優秀學生,而不是一個只會考試的機器。”
4
這句話就像一個耳光,狠狠扇在我的臉上。
我看見在座的幾個評委露出了贊同的神色。
他們顯然更偏向沈既白的意見。
我的努力,我的成果,在“綜合素質”這個虛無縹緲的詞面前,變得一文不值。
我的眼眶瞬間就紅了。
我據理力爭:“可評選標準上白紙黑字寫著,學術成績占百分之七十!”
沈既白冷冷地看著我,眼神里甚至帶上了一絲厭煩。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葉知微,我沒想到你這么輸不起,為了一個獎學金,在這么多人面前斤斤計較,很難看。”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像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