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著了立身鏡,錢謙益歡喜大笑“好好好,子厚有心了?!?/p>
他轉首望向柳如是“此物贈于河東君。”
柳如是彎起了眼角,明顯很是高興。
待到他們恩愛了一會,林道伸手示意一臺古香古韻的座鐘。
“此物名時鐘,又喚計時器?!?/p>
“這里是刻度盤,將全天十二個時辰,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半個時辰,就會鳴聲提醒”
“至于驅使動力,與墨家機關獸差不多?!?/p>
“以發條等”
林道介紹著,錢謙益與柳如是,卻是看直了眼。
“這”錢謙益驚異“好似弗朗機人的自鳴鐘?!?/p>
早在幾十年前,歐羅巴人就開始向大明輸送鐘表。
當然,因為產量,距離遙遠等原因,數量極少。
古代中土,計時主要使用圭表(日晷),刻漏,沙漏等。
到了大明這里,甚至還出現了燈漏,已經是到了可以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程度。
“牧齋先生。”
林道拍了拍足有一米多高的木質座鐘“此物,可否得金陵城內大戶之家的青睞?”
“絕對可以。”
錢謙益用力點頭“此物你就是賣一千兩一個,也有的是人要。”
“何止千兩?!?/p>
一旁的柳如是,仔細打量著座鐘“若是加些精美的雕紋繪畫,千兩也不是不行?!?/p>
這種大型座鐘,現代世界里也就是幾百塊。
小型的座鐘,更是幾十塊一個。
若是按照現代世界的軟妹幣,與崇禎時空的白銀購買力來計算~~~
林道滿意頷首,拿來個盒子,打開取出內里的機械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