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石勒起,凡數十年來,每年皆調動大量民夫來此修建城桓宮殿,大修城郭。
城池高大,防御設施齊備。
若說有什么缺點,就是守軍不足。
城內的守軍,只有區區數千人。
以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以及行動能力來說。
附近郡縣兵得知消息,從春耕農忙的土地上集中起來,再開拔抵達建平城,至少得半個月。
“大都督,城內尚有數萬民夫。”
“大都督,工匠營說,建造攻城器械,需耗時十余日。”
“大都督,建平城距鄴城不過二百余里,羯胡援軍旦夕可至,當速速發兵攻城。”
軍議上,眾人爭吵不斷,各種訊息紛至沓來。
林道安靜的聽著,從中分析有用訊息。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相關的經驗。
胡亂下達命令,自是不可取。
這個時候,需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
待到眾人的爭論聲逐漸停歇,林道看向了秦朗。
“你說。”
秦朗行禮,神色嚴肅的匯報。
“等著工匠營建造攻城器械,耗時太久肯定不行。”
“建平城距離鄴城這么近,沒等攻城器械建好,那邊的援軍就已經開過來了。”
“到時候腹背受敵,恐有不測之事。”
“守軍兵少,當分派兵馬三面佯攻,分散守軍兵力。”
“集中精銳甲士,擇一面猛攻破城方為上策。”
林道頷首,目光掃過眾人“誰還有別的建議?”
沉默之中,卻是謝奕主動出列“大都督。”
“某以為,城內尚有數萬民夫,若是能說動這些人反水投效,破城之戰勢必事半功倍。”
“可行。”林道點頭應許“具體如何操辦,就交由郡公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