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其實我也是貪。”
“若不是貪圖夏稅秋糧,我也不至于忍耐到現在。”
“金陵城,早該拿下了。”
這并非是吹噓,林道真的是這么認為的。
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養著訓練的勇衛營有多能打,而是金陵城的守軍太爛。
至于說是爛到何等程度。
翻翻歷史書,看看不到一百年前的嘉靖年間,倭寇橫行的記錄。
當時幾十個倭寇就能橫行江南,一路殺到了應天府城下。
號稱十二萬的守軍,出兵與倭寇碰了一下。
結果指揮使朱襄戰死,副指揮使蔣升重傷,明軍被殺數百之多。
驚慌失措的守軍,關上了所有的城門,任由幾十個倭寇在城外耀武揚威。
而這,就是大明應天府守軍的戰斗力。
一百年前的守軍戰斗力如此之差,一百年后非但沒有進步,反倒是更爛。
林道見過許多應天府的守軍。
花舫上做菜端盤子擦甲板的,聚寶樓翻新時候的工匠,大街上的販夫走卒,園子里吹拉彈唱,耕地打漁等等等等。
一如靖康時期的汴梁城禁軍。
除了與軍事有關的事情之外,他們什么都干,什么都會,就是不會打仗。
至于傳聞中的十二萬守軍。
明初的時候,應天府守軍的確是有十余萬之多。
可二百多年下來,在文臣武將們的齊心協力打擊下,大部分的守軍,都成了兵籍冊上領取俸祿的百歲老人。
兵籍冊上,甚至二百歲了,還在領取俸祿的老兵都有。
實際上整個金陵城內外,真正可用的兵馬。
也就是大小校場有萬余之眾,神機營有兩千,巡游營有三千,新江口有五千。
整個金陵城的核心軍事力量,就是這些。
而且軍中長期拖欠軍餉,軍戶們都忙著干活求生,校場上雜草叢生無人訓練。
也難怪林道瞧不起明軍。
這等所謂的軍隊,哪有絲毫的戰斗力可言。
睜開眼睛,林道站起身來。
掃過一眾目中滿是渴望建功立業之色的少年親衛們。
“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