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皆是精明之色的哈珊沙,干笑一聲“我的人能不能帶走?”
“可以。”
林道斜了他一眼“到了潁州,要開壇祭旗。”
“他們走,你去潁州祭旗。”
“我上年紀了。”哈珊沙頷首,正色回應“老頭祭旗不夠氣勢,還是讓年輕人去吧。”
仔細收好寶鈔,身手矯健的翻身上馬,飛奔而走。
“明王。”
鄭二十七過來言語“此人奸猾,是否可信?”
“就算愿意為明王通消息,又如何尋著明王?”
“他只要想賺錢。”林道微笑以對“就一定能找得到我。”
“從今以后反元了。”望著面前的漢子,林道止笑“給自己起個正式的名字,別用數字了。”
元朝平民百姓,通常都是以數字為名。
例如五四,初一,四九,三十,二十七等。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
身為四等人,基本上就沒有什么身份地位可言。
蒙元有規定,未接受教育,或未擔任官職的漢人平民,不得擁有正式的姓名。
僅允許以數字編號作為稱謂,以便戶籍登記與賦役征發。
像是施耐庵,讀過書,考過進士,當過官,就能有正式的名字與號。
這等打壓,與留頭不留發也是差不多。
既然反元了,那元廷以往的規矩,自然無需再去遵守。
鄭二十七也不傻,當即行禮。
“求明王賜名!”
明王命他挑選八百精銳跟隨中軍,這就是妥妥的親信。
他也是感激涕零。
“我等反元,自當求個好兆頭,期盼大事可成,一舉而盡其功。”
“既如此,你就叫鄭成功吧。”
鄭二十七重重叩首“謝明王賜名!”
深色凝重的林道上前,抬手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囑咐。
“你一定要好生表現,英勇無畏的堅定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