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營里的隨軍人員,肉是沒有的,而且一天只有兩頓,還都是雜糧。
如此安排,非但沒有鬧出事端,反倒是人人都是感激涕零,動力十足。
中午稍做休息,傅友德帶著本隊人馬,領(lǐng)取到了佩刀。
“都記住了,咱們這次是做儀仗,站穩(wěn)站直了就行。”
“誰敢胡亂拔刀,回來了我把他按進旱廁里!”
眾人來到府衙,大部分人被安排在外圍站街。
傅友德帶著徐達常遇春,入內(nèi)來到大堂外站立。
除了他們隊的人,還有另外一隊侍衛(wèi)親軍,在府衙內(nèi)布置。
兩隊人過來接替之前站崗的兩隊,頂著陽光開始站立。
真的是毫無怨言。
吃飽喝足了在這兒站著,總比下地干農(nóng)活強的多。
徐達與常遇春,好奇的打量四周環(huán)境。
不時有人進進出出,有捧著各類卷宗的,還有穿著軍服的。
堂內(nèi)自有聲音隱約傳來。
他們兩個,都很想往里面張望,看看明王究竟是否是傳言之中的身高過丈,渾身放光,三頭六臂。
堂內(nèi)的確是非常明亮,可按理說屋子里不該這么亮才對。
古代屋子里,哪怕是白天也不會亮敞。
有錢人家,會在屋頂開一口,用打磨的云母等覆蓋,用以透光。
或者是用昂貴的琉璃做窗戶透光。
普通百姓可沒這個條件,類似油紙的窗戶紙一糊,大白天的也是一片昏暗。
影視劇里那些,用手指蘸些口水就能捅破窗戶紙的情節(jié),那是真的拿白紙當窗戶紙用了。
也是拿觀眾的智商當做抹布來用。
白紙什么的,別說下雨了,刮風都扛不住。
午后時分,有人入內(nèi)稟報。
“定遠縣富民郭子興,應(yīng)約拜見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