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水滴聲,再是河蚌吐泡泡的聲音,這些微小的聲音留在了林知清等人的潛意識里。
它們成為了一種暗示,等待著其他的聲音將它們喚醒。
但問題是,哪來的風聲?
根據從前學過的地理知識,林知清知道風的本質是空氣的流動,而且風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太陽輻射。
又因為情況的不同,風的形成也有各種原因,比如氣壓、地形、熱力環流等等。
她仔細回想了一下,按照劉家的情況,書房中風的來源跟氣壓的關系并不太大,反而跟地形和熱力環流因素比較匹配。
首先是地形因素。
劉家北面靠山,當風遇到山脈時,可能會被迫上升和繞流。
那一部分被阻擋的風便繞到了西邊。
而書房窗戶的位置便是靠西的,這有可能是風聲的來源。
其次,是熱力環流因素。
熱力環流就是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
海陸風便是由于海洋和陸地的熱力差異形成的。
劉家外圍雖沒有海洋,但她并沒有忘記,他們一開始靠近劉家時便注意到劉家外圍種了許多的樹,內里也有許多植物。
而種植植物,勢必會改變植物周圍土壤的shi度,間接會使周圍溫度降低。
外界的熱同劉家的冷相沖,造成這一片區域冷熱差異較大,從而形成了空氣環流,產生了風。
而且,風吹起來后對空氣的振動在特殊條件下是會產生次聲波的。
這種波動不是人聲可以抵消和紊亂的,就算有人在這里大喊大叫也影響不了這種次聲波。
如此說來,這劉邙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他一開始便相中這套宅子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這里的地形更容易產生風。
而他在周圍種植的樹木,也成為了產生風的助力。
她將所有的風引向書房,又在書房內放置了這么多的書,明顯就是想將風聲、翻書聲、河蚌吐泡泡的聲音以及水滴聲疊加在一起。
從而達到不斷增強人的心理暗示的目的。
即使有人忽略了前面出現的聲音,來到書房也會將那種聲音從潛意識當中喚醒。
即使有人從西邊進入劉家,運氣好的可以挺過風聲和翻書聲,但最后依舊會被水滴聲以及河蚌吐泡泡的聲音所影響。
好縝密的算計!
好強大的催眠陣!
林知清瞇了瞇眼睛。
這四種聲音重合在了一起之后的動靜很大,絕對不是那一副小小的耳塞可以抵御的!
意識到這一點,她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陸淮和江流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