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宜臺不甘示弱。
盤龍縣和大河縣的兩個一把手,親眼看到云湖縣短短兩個小時內,就把24萬瓶小白銷售一空后,眼珠子都紅了,親自赤膊上陣。
為了打響自己縣的特色產品,當場打擂。
管用嗎?
當然管用,那就等于寫小說的,迎來了大推薦!
隨著兩個一把手的賣力吆喝,索性把本縣產品擺在露天地上的展位前,可謂是被人圍的水泄不通。
有給孩子買薯片、蝦條等零嘴的。
也有給家里買點小米、大蔥的。
現場“直播賣貨”還在其次,主要是借助云湖小白的熱度,來打響自己的品牌。
臺上在爭雄——
賀蘭小朵在人群中,低頭飛快在本子上記著什么。
這次她來云湖,學到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她必須得記下來,帶回沈都后再細細研究,找到合適自己的套路,來推動各自轄區內的企業發展。
“品牌!”
“無論是一股腦拋出這么多神來之筆的崔向東,還是在打擂的張澤國和樓宜臺。他們最注重的東西,都是在極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唯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并想方設法的擴大影響力,才能成為暢銷品。”
“國內當前各種品牌雖然眾多,但真正被老百姓認可的,無非就是耳熟能詳的那幾種。而且全都是花錢,還得看臉色的國企產品。”
“隨著老百姓經濟水平的持續上升,國企產品的供不應求,勢必會讓市場下沉民企。”
“民企迎來了,從沒有過的春天。”
“在這個特殊的大環境下,傾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是最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