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中,能有一個安穩(wěn)吃飯、似乎還講點“規(guī)矩”的地方,對失去家園的人來說,已是莫大的吸引力。
另一邊,則是被單獨看押、面如死灰、等待著最終審判的那數(shù)千名“罪俘”。
他們看著那些領到干糧銀子歡天喜地離開的同袍,眼中充滿了悔恨、嫉妒和深深的絕望。
延安府衙門前,臨時搭建起了公審臺,朱慈燁身著青色官袍,端坐主位,神情肅穆。
左右是負責記錄的文吏和維持秩序的衙役、士兵,臺下,黑壓壓地擠滿了聞訊趕來的延安府百姓,人人臉上都帶著激動、憤怒和期待。
“帶人犯張彪!”
“帶人犯王麻子!”
“帶人犯李二狗!”
一個個名字被喊出,那些曾經(jīng)在闖軍中為虎作倀、手上沾滿百姓鮮血的兇徒被押上公審臺。
朱慈燁對照著卷宗和俘虜營提供的證詞、證物,一一審問。
“張彪!崇禎十三年十月,于河南靈寶縣劉家村,你是否率隊劫掠,并親手殺害村民劉老漢一家五口?人證物證俱在,你認是不認?”
“王麻子!平陽城破之時,你在東城奸淫婦女三名,并縱火燒毀民房七間,致三人葬身火海,可有此事?”
“李二狗……”
每一條罪行被宣讀出來,都引起臺下百姓一片憤怒的嘩然和痛罵!
“畜生!殺了他!”
“就是他!就是他搶了我家的牛!還打傷了我爹!”
“青天大老爺!為我女兒報仇啊!”
朱慈燁嚴格按照王策要求的程序,給予人犯申辯的機會,其實也沒給,鐵證如山,沒有那個耐心聽他們狡辯,仔細核對證據(jù),最終依據(jù)《大明律》中關于強盜、殺人、奸淫等條款,結合具體情節(jié),當堂宣判。
“張彪!罪大惡極,斬立決!”
“王麻子!罪無可赦,斬立決!”
“李二狗!劫掠殺人,斬立決!”
宣判聲落下,衙役立刻將罪大惡極者拖往刑場,罪責稍輕者打入大牢,等待執(zhí)行。
每一次判決,都伴隨著百姓們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和“青天大老爺”的呼喊,積壓已久的冤屈和憤怒,在這一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泄。
王策站在府衙內(nèi)院的高處,遠遠望著公審臺的方向,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
朱慈燁那清瘦而堅定的身影,在百姓眼中,已然成了公正的化身。
“大人,”劉瞎子站在他身后,看著外面的景象,獨眼中也帶著一絲感慨:“這法子……真他娘的絕了!既收拾了那些雜碎,又收了人心!那些留下的俘虜,怕是要死心塌地了!”
王策沒有回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用現(xiàn)代法治的思維去撬動這封建亂世的鐵板,注定充滿艱難。
那些領到干糧銀錢的闖軍俘虜,眼含熱淚踏上歸途的身影。
那些公審臺下百姓,眼中出現(xiàn)了久違的、對“公道”的渴望和信任。
那些選擇留下、眼中帶著一絲希望和忐忑的俘虜,即將開始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