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后天生靈里,人族是最特別的,乃是昔年女媧娘娘傳土而造,蘊有不可說之玄妙,先天而生為道體之形,鐘天地之靈,蘊有無窮潛力。
反觀妖族,雖然也是后天生靈,但追溯源頭,卻是先天神圣所遺,只是后來天地大變,歷經(jīng)量劫,血脈衰退,這才跌出了先天行列。
因此,妖族的壽數(shù)之限,更像是反噬,是妖族昔年參與天地量劫之爭失敗的后果。
……
與此同時。
就在咸陽城這邊還在為九幽軍熱議之時,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驪山,卻是迎來了一場災(zāi)難。
驪山只是秦嶺的分支,按說是不應(yīng)該設(shè)立縣郡之制,但奈何祖龍帝陵在驪山。
因此,咸陽宮在驪山設(shè)了一個縣衙。
而驪山附近的山民,也因這個縣衙的存在,紛紛聚攏而來,久而久之,便有了驪山縣之說。
只是,驪山縣畢竟不是朝廷所劃分的三十六郡治下,只是一座依山而設(shè)的縣衙所聚,因此縣中的百姓沒有入秦籍。
換句話說,這驪山縣的百姓就是一群‘黑戶’。
但黑戶也有黑戶的好處,那就是驪山修建帝陵,需要大量的勞役和民夫,縣衙從驪山縣之中征召,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聚攏了超過十萬名民夫。
而這些民夫大多是驪山各處的山民,世世代代依山而活,極其熟悉山中地形、地貌,被征發(fā)為民夫后,也是多依靠了這些山民,驪山帝陵才能如此快速就完成了建成。
此時,驪山縣的一座酒樓里,幾個身著華貴的年輕權(quán)貴,聚而飲酒,氣氛頗為熱切。
“李由,咸陽城那邊真的沒有回轉(zhuǎn)之地了嗎?”
一名華服青年舉杯飲了口后,看向了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語的那道身影,忍不住問道:“李相可是兩朝丞相,更是金仙境的大修行者,當(dāng)世僅存無幾的法家大家,咸陽宮那位真就能對他下手?”
話音落下!
同席的其他人也是投去了目光,眼中滿是好奇和探究。
今日的這一次聚會,并非是他們發(fā)起的,而是李由。
但他們前來,也是想要打探一下消息。
畢竟,咸陽城那邊的消息已經(jīng)傳來,李斯被貶為了庶人,名義上是念在李斯年紀(jì)大了,操勞過多,讓他回在府中休息,但實際上已經(jīng)是幽禁了。
這種情況,最危險的不是李斯,而是此前被贏宣一封旨意,誆到了驪山這邊做監(jiān)工的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