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份份奏疏在殿上奏稟,贏宣也是當即進行了批閱和奏允,除了其中幾個有些疑義以及異議的事情,其他的奏稟,都被予以通過了。
此外,還有各郡縣目前所治的情況,大多是些瑣事,沒有太多問題。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郡縣奏稟上來,此前征發了數十萬民夫,讓各地的壓力有些大,已經頻頻出現了民怨,所幸并不大。
這還要歸功于,之前贏宣將咸陽城中的各大權貴拉下了水,這才讓普通百姓幸免于難。
那些被征發的民夫,大多都是沒有修為的凡人,在行動力上,遠遠沒法與修行者相提并論。
而咸陽城中的權貴子嗣、家仆和客卿,那可都是身負修為,甚至掌握有玄妙道法和神通的存在。
有他們的加入,自然是免去了尋常百姓的受苦受難。
不過,這些尋常的奏稟之事里,有一樣卻是引起了贏宣的注意。
“……驪山帝陵的修繕進度,已經接近完成,再有三個月,帝陵便能修建完成。”
“各處封口都已經準備好了,屆時請陛下蒞臨,見證此刻!”
負責驪山事宜的官員,恭敬說道。
若是只有那幾十萬的民夫,這帝陵即便再有十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完成。
但現在有咸陽城中那群權貴子嗣的加入,帶來了數百名修行者,一下子將帝陵的修繕工作拉升了一個巨大的進度。
龍椅上的贏宣拖著腮幫,若有所思看著面前的奏疏,忽然問道:“這山神廟是怎么回事?”
話音落下,那名官員愣了下,連忙上前道:“回陛下,先皇在世之時選址,定在了驪山,便曾有過吩咐,山神廟必須與帝陵相依。”
“因此,這山神廟的建址,只能選擇山腰處。”
聞言,贏宣搖了搖頭,他疑惑的不是山神廟的建址,而是這個建址所在的位置,透露出來隱隱的意味。
“朕是問,為什么這個山神廟建址,會有一個村落?”
驪山并非是一片荒山野嶺,在大秦獨據這里之前,曾經是人間各地散修的聚集地,因此有村落存在,并不稀奇。
但偏偏,山神廟竟然要建在這個村落里,就讓贏宣敏銳覺察到一絲不對勁了。
“這……臣也不知道,建址是先皇在世之時留下的,臣等只是按照先皇遺詔執行。”
那名官員茫然的說道。
他沒有想到,贏宣竟然是在意這樣一件小事。
“先皇嗎?”
贏宣微微瞇起眼睛,眸底閃過了一抹異色。
他倒不是疑神疑鬼,而是這種行為,與他所知道的,天庭里那些神祇很像。
以神像供奉廟中,汲取百姓香火愿力,供養自身。
驪山是有山神的,這一點,贏宣一直都知道。
而且,這個山神傳聞還是嬴政親自冊封的,與那些土地、河神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