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沙場上征戰無數,楊端和人未老,心也是疲了。
因此,早在許久之前,楊端和便有隱退之意。
只是,礙于贏宣剛剛登基繼位,楊端和作為老將軍,不可能在這時急流勇退,卸官隱居。
但現在,贏宣得了始皇帝遺詔,正了名,扳倒了李斯、李信等謀逆之臣,已然坐穩了秦二世的位置。
楊端和也便在這時,再次生出了隱退之意。
今日這一出,雖然是贏宣暗示,但也正合了楊端和之意。
他以自身作為贏宣手中的刀,斬向朝堂上那些贏宣想要斬的人。
而贏宣,也借此給予了楊端和,或者說是楊家一個回報。
大秦九卿之一的廷尉之位!
“準,楊廷尉,老將軍所說的證據,就由你呈上來吧!”
贏宣神色不變,并不感到意外,這是早就商定下來的。
“臣,遵旨!”
楊銳深吸口氣,邁步上前,將廷府收集到的一應證據,全部呈了上去。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迦葉、伏虎等人與李斯,暗中有所謀逆的邊角料。
這雖然不足以說明什么,但可以形成一種大勢,逼迫得迦葉這位靈山佛子,不得不親自下場!
趙成接過楊銳呈上的一應冊書,放在了贏宣面前,他隨即翻開掃了兩眼,眸子里閃過一抹滿意之色。
“看來楊廷尉很適應現在的位置。”
贏宣心中松了口氣。
這是他第二個任命的九卿,也是從登基繼位之后,第一次真正插手朝堂權利更迭的象征。
而楊銳的表現,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從迦葉、伏虎等靈山僧人踏入咸陽城開始,這近一年的所有行跡,全部都列在冊。
只怕降龍寺每日絡繹不絕的香火,有一多半都是廷府在人貢獻的。
“臣,惶恐,只愿不負陛下厚望!”
楊銳拱手作拜,臉上沒有了往日的銳氣和急躁,隱隱有一絲沉穩。
顯然,先后在趙高和李信手上栽了個跟頭,楊銳也算是長了點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