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人考察
電視上,緊接著畫面一轉(zhuǎn),梁定根出現(xiàn)在鏡頭前。
他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無奈,雖已極力保持鎮(zhèn)定,但仍難掩內(nèi)心的波瀾。
他緩緩開口,聲音略顯沙啞: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60歲了,他也已經(jīng)大了,我也沒有撫養(yǎng)他的義務(wù)了。”
那聲音,仿佛帶著這些年的滄桑與心酸,在空氣中緩緩飄蕩。
提及過往的那場災(zāi)難,梁定根的目光變得深邃而悠遠,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當時我們很窮,住的房子很破。
那天夜里刮大風、下大雨,半夜房子坍塌,我的大哥、大嫂意外去世,只留下襁褓里的孩子。”
回憶起大哥大嫂的離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悲痛。
“我不顧自己安危救下孩子,也就是現(xiàn)在的梁周,我把他當做自己兒子培養(yǎng),就連公司的名字都是以梁周的名字命名的。”
他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去艱難歲月的感慨,也有對自己這些年付出的無奈嘆息。
談及梁周的種種行為,梁定根的情緒明顯激動起來,他的眼神中滿是失望和痛心:
“只是梁周實在太不爭氣,爛泥扶不上墻。
特別是他無端料定我有私生子,所以才對他態(tài)度大變一事,讓我心寒。
從小養(yǎng)到大,他對我不親也不近。”
這些年的付出和期待,在梁周的猜忌和不爭氣面前,都化作了深深的無奈。
盡管如此,梁定根還是念及叔侄情分,做出了最后的決定:
“我雖然跟梁周斷絕關(guān)系,但還愿意給他500萬,不過要分期,每個月給他兩萬塊。
梁周的小孩生活費我也愿意負擔,直到小孩20歲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