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巧離開藺清瑩的宅基地,路上隨便找人問了問,便打聽清楚陶先生所在地。過去一瞧,對方竟然也同時開始破土動工了,而且動作比她們快,大半籬笆院墻已經圍好。
再打量幾眼給陶家干活的雇工,清一色男人。三四十來個,且看起來都是有把子力氣那種。
不得不說,喬巧酸了。
心里發狠一定要用錢狠狠打這些人的臉時,想起來自己來的目的,繞著籬笆走,找到陶家的竹棚子。
陶家的臨時竹棚子修建的很大,占地十來個平方。
不過,陶家人多行李多,都擠在那棚子下納涼,也顯得狹窄。沒看到所謂的騾車,也沒看到當日見過的半大小子。
她心想,難道半大小子趕著騾車還沒從城里回來?
遠遠地立定望了一眼,發現那陶先生和老太太在喝水聊天,三個女孩子坐在小凳上不知悶頭干什么,她慢慢走了過去。
離近了,才看清楚三個女孩子一人手上拿著個繃子,在繡花。
看起來這陶家真是有底蘊。一路逃荒過來,還能讓閨女繼續練習女紅?
中年婦人一個人坐在棚子外邊,用搭的土灶熬煮什么東西。熱得滿頭大汗,不時用塊手帕擦擦臉。
見到喬巧靠近,陶家人均抬起頭來看她。
喬巧站在棚子外面,對陶家人稍微欠了欠身,直接道明來意:“你們好,我是村里的原住民。聽說,你們家有騾車,請問是否作搭載乘客之用?”
“你要趕騾車嗎?”
中年婦人揮動扇子過來問。
“是,我明日想去縣城一趟。”
“那你明早卯時準點過來搭車。十文包來回一趟。”
中年婦人對于送上門的客人,挺友好。一張冷肅的臉,變得柔和多了。
這個價格,自然比洪災前紀車夫兩文錢的車費,貴多了。但有小六子獅子大開口的襯托,十文錢……喬巧覺得簡直太公道了!
“好,謝謝大嫂,明早我準點到,請給我預留兩個位置。”
她開開心心往回走,渾然不知,棚子里老太太和陶先生瞧著她的背影,面上露出了納罕的神色。
“這個地方,竟然有養得如此出眾人物!”
陶先生手指頭,輕輕敲打一下桌面,發出悠然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