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三從四德的教材本來不想買。但閨女是土著人,以后還得在這個時代過活,她現(xiàn)代那套觀念,不能直接灌輸給她們。
那樣說不定反而害了她們。喬巧糾結(jié)一會,打算拿回去先和藺清瑩好好溝通下。
總之不能把她閨女養(yǎng)成舊時代的封建女性。有些東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就行了。
于是墨齋一行,又花掉三十多兩銀子。
古時這讀書,真是普通老百姓不能承受的負擔。
相應之下,在集市意外買到的兩只母雞,一只公雞,一窩小雞仔,便宜多了,只花了不到五兩銀子。
喬巧背著一背簍書和筆墨紙硯,左手提著糕點干貨,右手提著賣家友情贈送的雞籠,滿載而歸。
不過找到自家牛車,看到車上堆的貨,她驚呆了。
喬老爹在整理兩麻袋碧綠的細竹竿;喬滿倉懷里抱了一頭小豬仔,小豬仔在他懷里拼命亂拱,四蹄亂掙。兩人都忙得滿頭大汗。
喬巧拿著雞籠,不敢往牛車上放,怕豬把雞籠蹬了。
“四丫頭,你稍微等等!”
喬老爹抬起頭看了閨女一眼,把兩口麻袋拖到車角落堆好,才掏出繩子,把小豬仔四馬攢蹄捆住,拴在凳子邊。
然后接過喬巧手上的東西,井然有序放上車。
喬巧爬上車,好奇地看著腳下哼哼唧唧的小豬。這小豬仔挺瘦的,身上沒幾斤肉,不知道好不好養(yǎng)活。
“爹,你們還買到小豬仔了?”
“嗯,以前不是說養(yǎng)豬嗎?你大嫂說的那戶人家,一場洪澇豬仔全沒了。碰上這集市有,索性買了。”
喬老爹抹了把額頭的汗。這賣家就給了根細繩子牽豬,路上豬差點把繩子繃斷了。一路抱回來,可把他累壞了。
喬滿倉一個人扛了兩麻袋竹枝,也是累得不行。坐在車頭,舉著水囊大口喝水。
喬巧擦了擦板凳的灰,在一堆貨品中間坐下。
“爹,你們買這么多細竹子做什么用?”
難不成為了編竹制品?那東西進山挖就行了啊,有什么必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