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位是常婆婆,常石匠的妻子。那孩子是常石匠的小孫女常二丫。我給她取了新名字:常靜嫻。她也是聽說我辦女學收學生,家里把孩子送過來學習的。”
原來是常石匠的家人,難怪覺得有些面善。
常婆婆帶著自己孫女,滿臉堆笑過來和喬巧母女打招呼,無比客氣和尊重。常靜嫻結結巴巴張口。
“喬、喬姨……樂、樂妹、妹……盼、盼、妹、妹……”
就這么短短幾個字,似乎用盡了她所有力氣。好不容易說完,她自己窘得一臉通紅,難堪地垂下腦袋。
喬巧瞬間意識到,這孩子是個結巴。
她臉上沒有露出絲毫異色,只是稍微用力握了握兩個閨女的手,看向她們說:“靜嫻真乖,好有禮貌。樂兒、盼兒,這是你們以后的同窗,你們也來認識一下。”
丁樂丁盼乖巧地喊人。
“靜嫻姐姐。”
三個大人,微笑看著三個孩子。
藺清瑩整整身上顏色暗沉樣式老成的衣裳,扶正發鬢插著的一支珠釵,含笑對大家說:“喬姐姐,常婆婆,現在舉行拜師禮,請你們在一旁觀禮。”
喬巧和常婆婆連忙退到一邊,在門口立著等候。蕙蘭上前,幫忙讓三個孩子并肩站成一排。
“第一步,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藺清瑩肅容說道,走近三個孩子,一一為她們整理衣裳裙帶。
這樣嚴肅緊張的氛圍,最小的丁盼也不敢東張西望,亂說亂動。只是瞪大眼睛,看自己姐姐怎么做,她怎么做。
“第二步,行拜師禮!”
燕兒用竹棍挑著一張女子畫像出來,立在中間。賀嬤嬤擺上三個蒲團,讓三個女孩子跪上去,九叩首拜那畫像。
喬巧細看那畫像女子,手里拿卷書冊,猜測是東漢時期的班昭,中國第一位女歷史學家。
磕完畫像,便是拜夫子。燕兒拿走畫像,藺清瑩站在中間,接受女學生大禮。
然后贈送六禮束脩。喬巧先給了便輪著常婆婆。常婆婆極為不好意思的掏出一兩銀子,雙手奉給藺清瑩。
她家就這么個條件。這還是最近常石匠接了不少活兒,才湊出來的銀子。
好在藺清瑩不差錢,只是在滿足自己的心愿。束脩對她而言,不過是種形式。女學生尊師重道就行了,她不介意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