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解勞動人民滿足溫飽就行了,平時干農(nóng)活累,也懶得研究做飯的花樣……
可這一年四季都吃這種東西,哪怕有雞肉魚肉豬肉,也如此炮制,她真是受不了了!
無論如何,今天稍微改變下吧。
“我先和面。”
喬巧二話不說,把那盆小麥面,擺到自己跟前。灶臺對于她這坐輪椅的,高度有些不友好,她退而求其次,放木桌子上。
“墻上的筲箕遞給我。”
田三翠伸手摘下筲箕,丟給喬巧。雙臂環(huán)抱,一副我看你要搞什么鬼的表情。
喬巧不理她,又拿了個空盆子,將一盆子麥面,用筲箕篩。篩出的粗渣子,倒進空碗。
如此反復幾次,得出半盆較細的面粉。
田三翠看她直接加清水和面,臉綠了,手指另外半盆粗渣子:“這個你打算咋做?扔了?”
婆婆回來看到,會癲狂的!
“你不是在熬粥嗎?”
喬巧奇怪地瞧她一眼:“加進去熬粥啊!”
喬家糧不夠,凡是能吃的,什么都往粥里加。喬巧自忖短期內(nèi)無力改變現(xiàn)狀,所以一開始只打算自己做一道菜。
不,也算主食吧。
首先按一斤面八兩水的比例,加一點磨細的鹽。水溫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高了容易燙死面粉中的筋性,低了吃著干硬不柔軟。
然后用筷子攪拌成粘手的面團,蓋上蓋子醒面幾分鐘。
趁這功夫,喬巧去處理油酥。曬干的蕁麻草、野姜、野花椒,還有蔥,全部弄成碎,加入一些面粉,攪拌成稀糊。
喬家的豬油罐基本見底了,好在還有半罐子菜油。黑黢黢的,聞著悶人,喬巧也不挑,讓田三翠幫忙燒開半勺,澆在稀糊里。
田三翠一邊照做,一邊不以為然地叨叨:“浪費這么多東西,等娘回來罵人,你可別捎帶上我!”
“做好你別吃。”
喬巧回嘴一句,再去攪醒好的面。等面攪成光滑的團,又蓋上蓋子,醒小半個時辰。最后差不多就可以和面準備烙餅了。
看她把一個個切整齊的小面團用搟面杖搟平,將酥油倒一點在上面,拿勺子小心均勻涂抹。
隨后從中切一刀掂一個角卷起,邊緣底部捏合,等一會又開始搟。田三翠只覺得這種煮飯方法巨麻煩。
一回兩回這么做沒問題,天天這樣做,不累死個人?她甭想休息了!
也就是小姑子這種閑的,才有心思在做飯上玩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