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欠收是秋季冬季的事,可以指望官府減稅,富戶救濟。但如果連飲用水也斷,大量人員鐵定熬不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雖然官府為此出告示安撫民心,說干旱沒那么嚴重,讓大家不要為此恐慌。但一兩個月滴雨不下,村民們個個心情沉重。
他們是靠天吃飯的農民,太了解天災帶來的巨大苦難了。
就算今年不是大旱年,下雨了,干死一半的莊稼也會造成他們收獲季的大量減產。然后,窮一點的家庭,到時賣兒賣女,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哪怕喬巧生性喜潔,這段時間也不得不像大家一樣,各方面節約用水。身上實在癢得鉆心了,才用一點點水,擦擦身子洗洗頭發。
那么長的頭發,很難打理,挺想一剪刀絞了。可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她若真絞了,喬家人大約會把她當瘋子。
就這樣,喬老爹還把用過的各種臟水小心收集起來,端去澆地。
一家人整天臭烘烘的,彼此能聞到對方身上的味,那簡直是……吃飯飯不香、睡覺覺難眠。
如此煎熬,眼瞅到了盛夏。
知了在樹上一聲聲高亢慘叫,喬家人坐在木桌子邊吃早飯,熱得汗流浹背,心情煩躁。
現在大家都默認了今年是個大旱年這件悲哀的事實,在各種想辦法往地窖里儲水藏水。
又因為每天準許挑水的次數是有限的,他們日常生活用水,越發節約了。
米飯不再熬成粥,而是煮成野菜干飯,每人配半杯涼水將就吃。
至于干肉,那是洗也不洗,直接用火一燒,小刀刮凈黑灰,切成薄片當臘肉吃。
他們還算是好的。
大多數村民缺水,又沒有糧食支撐,不能頓頓干飯,只能減少份量和就餐次數。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全部餓得前胸貼后背。
整個村子,彌漫著頹廢死亡的氣息。
這就看出來喬家人身處余家村外環地段的好處了。
他們煮什么,吃什么,用什么,基本沒村民關注。省去不少紅眼病和麻煩。
饒是如此,喬老爹依舊憂心忡忡的,飯后小口小口抿自己杯子里殘余的水,對收拾碗筷的喬老太說:“明兒,我帶老五進城一趟。”
“你不是說現在縣城里挺亂的嗎?”
喬老太不贊同地停住動作,手扶住一撂碗筷。
“咱家東西也買得差不多了,何必再去冒一次險?”
喬老爹放輕聲音:“我想打聽下明年征兵的消息。還有,現在地干成這樣,官府總得有個說法吧?”
哪怕是象征性地安撫民心,也應減租減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