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即使沒有力氣的老弱婦孺,也能得到一份工錢。
她曾考慮過施粥,但那樣做太高調。且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她和喬家,又會成為眾目矢的。
所以,還是通過正常的雇工手段,來給出對窮人的援助吧。
至于那種連力所能及事情也不愿做,等待天上掉餡餅的人,不在她援助范圍內。
藺清瑩默然片刻。
“喬姐姐,你怎么做,我也怎么做。”
有句話她沒說。
她覺得她喬姐姐活得真是累。
不就是想施粥救濟窮人嗎?偏要這么拐彎抹角,怕人知道。
她明白人言可畏。有些人會嘲諷施粥的人,是假仁假義假慈善。但被施粥的窮人,有了生存機會不是嗎?何必在意區區小人。
喬姐姐就是瞻前顧后,考慮太多。
當然,喬姐姐既然不愿高調,她就在旁邊幫忙混淆視聽好了。也算做了一回慈善。
兩人一前一后,走進余里正的家。余里正已經搬進房子里去住了,不過因為要為流民落戶,所以外面還搭著棚子。
此時天色已晚,沒來得及登記造冊的流民,聚集在外面露宿。余志和一個人坐在棚子里面,整理紙筆和冊子。
看到喬巧和藺清瑩相攜而來,不禁奇怪:“喬四侄女,藺姑娘,這么晚了,你們過來是有什么要事嗎?”
喬巧把丁盼放地上,牽著她的手進入棚子,歉意地笑道:“志和叔,我們有些事想向里正打聽一下,不知方便與否?”
“我爹剛睡下。”
余志和為難地說:“喬四侄女,有什么事你不如告訴我,看看我能不能幫你解決?”
喬巧看著他手上拿的戶籍冊,突然意識到,這種冊子為什么是身為商人的余志和在整理?
難不成余志和以后不會從商了,要子承父業,繼承他爹里正的位置?
余里正老了,最器重的小孫子被害,余志業吃了公家飯。想要維持住余里正家的榮光,必須有一個站出來接替余里正的位置。
那么,只能是余志和。
難怪最近這段日子,常看到父子倆形影不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