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清瑩省事、常石匠省事、雇工們熟門熟路,更省事。
于是,當葉子黃了,風一吹片片墜地的季節,兩座精致小巧的宅院先后落成,隔田對望。
喬巧等著新房通風陰干,藺清瑩等著余家安門窗,喬老爹和喬老太終于下定決心了,照搬閨女的方法,刺激雇工盡快為自家修建新房。
不能因為一點小錢,拖到冬季來臨還在露天壩住著吧?
喬巧這段時間的生活很有規律。
白天去幫忙藺清瑩和娘家人蓋房,晚上回來,帶著兩個閨女收拾新房。
每一個旮旯都要用帕子擦得亮晃晃的,不帶一絲泥灰。甚至院子里鋪的石板路,也沒放過。
這是她們的家!
真正屬于她們三人的家。無論是喬巧,還是丁樂丁盼,均爆發出無比的熱情和喜愛,用盡心思和精力,布置她們的新家。
喬巧要么坐騾車,要么坐大哥喬滿倉的牛車,又跑了幾趟縣城,把床上用品、窗紙門簾甚至衛生間用的廁紙之類都買齊了。
央喬老爹和大哥抽空編了許多精致的小竹籃,用來裝這些瑣碎物件。
藺清瑩帶人過來一參觀,覺得喬巧這么收納東西,實在太簡潔漂亮了!手一揮,于是喬老爹和喬滿倉又多出一項副業收入,編這些大大小小的精致竹籃、竹匣子。
兩人的宅邸是村民們新家的風向標,喬老爹和喬滿倉手巧,編織出來的小玩意很是火了一把。這搞得兩人一天到晚的編編編,自家新房都不太上心了。
直到喬老太找過來抱怨,喬巧才知道她爹和她大哥不務正業。
當然,喬老太抱怨是順帶的,她過來找喬巧最重要的事,是詢問喬巧打算什么時候上梁。
所謂上梁,就是新房建成后,要選個黃道吉日,請德高望重的木匠或者石匠師傅,把最后一根圓木安放在梁上。
所謂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摘自老話】
這安梁慶祝之后,一家人才能搬進新房居住。
喬巧之所以遲遲沒搬進新房,也是在等娘家人新房落成,一起上梁慶祝。
“四丫頭,娘的意思,蓋新房已經花了那么多錢,宴請村民和雇工,就別分開辦了。”
喬老太說:“不如挑個好日子,咱們三家,一起上梁。然后辦個盛大的席桌,將余里正和老余叔他們請來,大家好好樂一樂。”
“這樣子,既省錢,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