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則是被人指揮……
發散思維想了片刻,不答不行。她的習慣是答題錯誤,也要把卷子寫滿。
琢磨一會,在草稿紙上先寫答案。
她記得當時梁鴻達說,大皇孫圍困平城,平城守將為自保,半夜決堤,放水淹大皇孫的軍隊。
雖然暫解危機,卻給平城下游的泰源縣及周邊村莊,帶來深重災難。那一場大洪災,導致眾多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她如果不是有金手指,真就死在了其中!
后來平城還是落入大皇孫之手,可見,決堤放水是沒用的。
同理,如果他們要攻城,還得防范有經驗的大皇孫軍隊,再次決堤,禍害老百姓!
所以喬巧列出第一條:防城內敵軍決堤。
當然,決堤有前置條件。那就是夏季雨水多,容易導致河水水位上漲。現在是春季,如果長孫澤有意攻打平城,她舉雙手雙腳支持。
于是,再列出第二條:避開雨季攻城。
回憶了下歷史各大著名戰役,有關水攻,她記得最清楚的是關羽水淹七軍。
不過那一場戰役,關羽得益于天時地利,與現在的平城大不相同。明顯平城位置要高于周邊地勢,想要水倒灌城池,很難做到。
搞不好,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細細思忖此前泰源縣被大皇孫軍隊攻擊的過程,她突然心中一動。
既然丁博文能獻毒計,通過余家村后的山路奇襲泰源縣,他們為什么不能反向逆襲呢?
大皇孫這一次沒能得手泰源縣,肯定還想找時機入侵。不如將計就計,誘對方大軍攻城,己方分出兵馬,通過山路奇襲平城?
考試時間一炷香。
喬巧瞧那香燃到一半了,不敢耽誤。也不管對不對,直接把第三條寫上:用泰源縣作餌,將敵軍調虎離山,分精兵奇襲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