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恕不緊不慢地解釋:“如果只有我投了自己,那最后三件獎品,應該就都歸我了吧。”
在學校射箭隊組織的有獎競猜條下,關于盛小少爺的流言依然沒有停止。
但在他們沒有看見的地方,很多人都等著,盛恕將以何種姿態,迎來屬于他的勝利。
在公交進站前,盛恕看了一眼日歷。
小少爺之前請的假已經過去了,明天,他就該回學校上課了。
在那里他將會遇見的,除了原著中的主角攻,還有那位和他約定了比賽的校射箭隊隊長。
看履歷,該是一位勁敵。
少年揚起嘴角,笑得燦爛無比。
作者有話要說:
小盛選手每日一問:什么時候才能富起來?
分寸
給自己投票歸投票,盛恕還是老老實實整合了一下原身關于秦羽遲的記憶,好了解自己的對手。
這位校射箭隊的隊長其實比盛忠所說的還要厲害一點。
他從十三歲開始學射箭,一路請著從國家隊退下來的教練私人輔導,本人又有天賦,現在的水平在業余選手里也算頂尖了,拿過大大小小的獎項。
對手的履歷漂亮得很,實力也沒有摻水,但盛恕并不覺得自己會輸。
在他們目前這個水平,決定勝負的因素很多。
經驗、控弓水平與心理素質都在其中,而盛恕自信他不會落了下風。
只要在比賽前能夠把體能鍛煉上來,讓自己足以穩穩拉開磅數更高的弓,參加室外三十米的比賽,勝利的天平就會倒向他這一邊。
他沒時間耽擱,趁著今天是周日,整個下午都在訓練自己的核心肌肉。
盛恕對于這套訓練的方法已經爛熟于心。
在患病的那十年里,科技飛速地進步著,體育訓練的方式也日新月異,越來越多新的科技被用到了運動訓練中。比如說在盛恕確診兩年以后,eg手段就已經被用來檢測運動員運動時的肌肉狀況。
盛恕雖然不想再碰射箭,但由于各種原因,總能看到相關的信息。
他躺在病床上,不情不愿的,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擬新式的訓練。
到了現在,他終于能將一切重新付諸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