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一項接著一項,七月份的奧項錦標賽結束了,八月份還有u17、u18,十月份有室外射箭錦標賽,十一月份則有青訓營。
再往后推,到了明年,世青賽和世錦賽將要開始,而備戰奧運的國家隊一輪選拔也要在明年年初拉開帷幕了。
運動員的訓練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少有休閑的時刻,反而是箭迷們在論壇里對此事津津樂道,已經腦補出了不少幾年之后新晉天才和國內一哥的大戰。
“這不太公平吧,”段飛白翻著《箭壇人物》電子版下面的評論抱怨道,“盛恕一個新手,怎么也不能和季明煦一起比啊。”
記者搖了搖頭,“怎么不行?奧運會射箭項目滿額都只有三男三女,盛恕要是想出征奧運,必須在幾輪選拔賽中位列全國前三。只要在同一個組別里,無論學了多久,今年多大,他們都只有作為選手的平等身份。”
“競技體育,尤其是射箭這種黑白分明的項目,就是最公平的。如果你總是把盛恕當成新手,估計他自己都不會樂意。”
段飛白又想起賽場上的少年。
鋒利的、張揚的、驕傲的、不服輸的……
這樣一個人,確實不會吃著年齡紅利原地踏步,更何況十七已經不算是一個很小的年紀了。
在同樣的年紀,國內外都有人拿到了國際重量級比賽的金牌,而盛恕雖然優秀,但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運動員只能拿實力說話,”記者對段飛白說,“沒有成績,其它都是無稽之談。你也不用為盛恕瞎操心,不是約好了明天去箭館了嗎?射箭很耗心神,早點休息。”
段飛白猛地看了一眼日歷,才發現明天又是周日了,剛好是他約了去射箭的時間。
一周過得太快,他幾乎沒意識到時間的流逝,竟然已經是周末了。
他忙向記者應是,處理好手頭的東西,收拾著自己準備睡覺。
臨睡前,他調出自己寫滿行程的日歷看了一眼,離實習期結束,其實也只有小一個月了。
到那時他或許就該被調離《箭壇人物》,去做自己本來的意向了。
只是……段飛白想著一周之前,自己站在烈日之下,在相機里存下的那么多射箭運動員英姿颯爽的照片,忽然覺得心里不是滋味。
他還想和前輩一起看著,射箭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入大眾視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