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與殷憐瑤的相遇就像,一篇狗血又爛俗的救贖文,是黎云在書店隨便翻看兩眼,都覺得浪費時間的程度。
可偏偏是這樣的開頭見面她們的相遇,初次見到殷憐瑤的時候,她就跟在李洛山旁邊,整個人小小的看起來格外精致漂亮,出于長輩的禮貌她對她打了聲招呼,她也很開心的回應著。
她并沒有多喜歡李洛山,她也能感覺李洛山并沒有多喜歡她,可兩個人還是在父母的勸說下在一起了,由于并沒有多少感情的緣故,彼此之間做過最親密的事情也只不過是挽個手罷了。
對于這位合約男友的外甥女,她一開始是以陌生人的關系去對待的,可是相處的時間久了,她才發現她是一個很堅韌的孩子。
她曾在李洛山的口中,了解過關于她的一些事,從小的時候開始遭受霸凌,可她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整個人很活潑的與她找著話題,那個時候黎云20歲她15歲。
在沒有遇到她的時間里,黎云的人生就如同一場被安排好的戲劇,只需要按照劇本演下去就好了,沒有人會在意她喜歡什么,想做什么,就連她的父母也是一樣。
可偏偏是這樣平靜無聊如死水般的人生,在某一天忽然闖進一位少女,她并沒有獲取她的允許,而是強硬的將她拉出來,告訴她她沒必要按照劇本演下去。
她是第一個發現她對設計珠寶感興趣的人,也是第一個對她表示肯定的人,可在父母習慣性的打壓下,她早已喪失反抗的能力,她麻木聽從著父母的安排與李洛山見面,可卻沒想到他會給她帶來這樣的驚喜。
她總是跟她說試試嘛,就試一試不會死人的,可她還是有些膽怯,覺得自己設計的珠寶不會有人喜歡的,是她跑上跑下的,以她的名義注冊珠寶品牌幫她宣傳,青春期的少女往往有數不清的精力,她會夸她設計很好,鼓勵她繼續設計下去。
在少女的鼓勵下她第一次有了反抗父母的勇氣,或許她的人生有更好更加明亮的道路,而不是聽從父母的意愿,成為政治聯姻的產物。
怎么會有人在前任外甥女身上得到救贖啊,這也太狗血太俗套了吧,可偏偏就是這樣,拉她出泥潭的就是她,她并不是一個會表達情緒的人,很多時候她都習慣用逃避解決問題。
可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看穿她的逃避,可她并沒有將她強硬的從逃避的蝸牛殼里面拉出來,而是在她緩解情緒后再一點點與她交流,明明只是一個15歲的小女孩,卻比她還要堅強還要勇敢。
漸漸的她開始有些依賴她,同時也羨慕著她,或許她還是會有些退縮,但她已經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逃走了,她想與父母好好的說清楚,她不想成為政治聯姻的產物。
在與李洛山達成共識和平分手后,與父母的交談其實并不順利,可她還是盡可能的與他們達成和解,在那一刻她甚至喜極而泣。
在之后的相處中逐漸的她有些分不清了,分不清她對她的情感究竟是什么,是長輩對晚輩的憐惜,是友誼,還是在迷惘中抓住稻草的救贖心理,還是她不敢細想更加深沉的情感。
最開始她安慰著自己說,這僅僅是依賴而已,可時間久了,她才發現不對勁,而這次出國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更是為了逃避。
但她并沒有打算告訴她,在離開之前她還是與她約好了,20歲成人禮那天戴著的珠寶一定得是她設計的,在與少女告完別后,黎云輕輕嘆口氣,或許她真的是越活越過去了,怎么能對自己小五歲的女生產生不該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