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王氏,出身世家,性格張揚但講理,后宮一應事務皆由她掌管,我只負責蓋鳳印。
某日蓋印蓋累了,我干脆直接將鳳印丟給了她。
淑妃周氏,出身不高,但身家清白,小家碧玉的長相深得皇上喜愛,平日里最愛找我聊天嗑瓜子。
德妃呂氏,出身清流世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最愛聽她彈琴。
賢妃秦氏,是個能干的,只是有些古板。每逢祭祀,我都派她替我,那些讓我頭暈眼花的之乎者也,她念起來順暢自如。
16
先太后和先皇后在世時,打壓后妃生育,皇上而立之年,膝下卻只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
可我喜歡孩子,比起大人,他們更真誠、更有活力和朝氣。
幾年后,宮里添了六位皇子公主。
后妃們相處和睦,皇子公主一起玩得開心,感情甚好。
前朝清明,后宮安穩。
皇上活到了四十九歲。
彌留之際,他頗感愧疚地對我說:“桑寧,這些年委屈你了。”
委屈?
我抬手擦掉眼角細紋處的一滴淚,露出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
“陛下,我不委屈。我這輩子在宮里,不曾早起請安,不曾勾心斗角,更不曾管那些令人頭疼的賬本和祭祀。我吃得好、睡得好,深得陛下信任,深受太子敬愛,這天底下再沒有比我更尊貴的人了。”
皇上看著我,夕陽的金輝落在他臉側,他笑著咽下最后一口氣。
我看到他的魂魄被金色暖光包圍著,一步步走向花團錦簇的黃泉路。
太子繼位。
我成為皇太后。
這一年,我三十六歲。
我仍住在鴻寧宮,不棲湖里已無冤魂,我偶爾寂寞的時候,就宣秦昭陽入宮陪我說話。
她是秦文德的女兒,本該喊我一聲義姑母,可她嫌拗口,總是喚我姑母。
被驕縱長大的她,天真爛漫,和她的名字一樣是個惹人喜愛的小太陽。
景和很喜歡她。
我覺得心思深沉的景和跟昭陽很配。
只可惜昭陽不開竅,成日里哥哥、哥哥的喊著,鬧著要景和陪她玩兒。
有時候闖禍了,就縮著腦袋躲到景和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