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跋涉,一萬軍隊終于抵達安南邊界。
方旭舉目望去,遠處安南的村落散落其間,草皮搭成的土屋低矮破敗。
往來百姓個個面黃肌瘦,枯瘦的身軀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比起大明境內的百姓,這里的貧瘠與困頓更甚數倍。
熟知史事的方旭心中清楚,大明百姓的日子,在當時各國之中已算安穩。
至少每逢災荒,朝廷明面上總會下旨賑災,雖未必能讓百姓吃飽,卻總能給條勉強活下去的生路。
可其他國家卻未必如此,沒有儒家民為邦本的理念浸潤,掌權者多存自私之心,從不將底層百姓視作自己人,反倒視之為卑賤的草芥。
譬如將人分作三六九等的印度,最底層的民眾從出生起就被注定了命運。
縱有萬般不甘,森嚴的種姓壁壘,也會將他們的翻身之夢碾得粉碎。
“眼下該如何行事?是直接揮師南下攻打安南,還是另有計較?”
成陽侯朱能勒住馬韁,目光掃過邊境曠野,轉頭向身旁的方旭問道。
方旭望著遠處安南村落的炊煙,沉聲道。
“我軍此時入境,需要師出有名,否則名不正言不順。
即便兵鋒再銳,也難免陷入安南國的臣民非議,安南鄉紳地主若借機煽動民心,我軍后續占領只會困難重重。”
“可尋何理由?我們至今不知陳氏皇族是否還有后人在世。”朱能眉頭緊鎖。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大明官話的呼救聲。
“救命!救命!”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名年輕男子正被一隊騎兵追殺,慌不擇路地朝明軍陣列奔來。
他衣衫襤褸,身后十余騎安南兵緊追不舍,馬蹄踏得塵土飛揚,沿途百姓見狀紛紛避讓,生怕被鐵騎誤傷。
那男子瞥見明軍旗幟,頓時眼中燃起生機,他拼盡全力沖向軍陣。
待看清陣中方旭與朱能的主將裝束時,他一頭栽倒在馬前,死死抓住明軍的甲胄下擺,跪地叩首。
“大人!求求你們救救我!”
方旭俯身打量,這男子膚色白皙,眉眼間透著幾分斯文,只是滿臉污泥與淚痕,顯得狼狽不堪。
安南國貴族,大部分都會漢語,而這自然是作為藩屬國必備的語言技巧。
“你且說來,我為何要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