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婉晴本來遲早也要回匯州去,女兒嫁不嫁在京城,真的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是,早前發(fā)生那事,女兒清白被毀,雖然侯府沒傳出半點閑話,但終究京城不安全。
若是去濟州,反而好些。
基于一大堆的算計,時婉晴母女倆在看見王氏出門進廟上香,自是跟著去了。
時婉晴還有感而發(fā),在菩薩面前差點哭斷氣,說她兒子頂不住科舉壓力,竟然離家出走了。
兒呀,母親再不逼你了!
兒呀,你斗試排名第三,多好的成績啊,怎的那么想不開?
母親和母親之間,最是有共同話題。
王氏見對方哭得那般情深意切,一問之下,才知邱夫人的兒子也十分優(yōu)秀,要不是想不開離家出走,恐怕跟自己兒子不相上下。
王氏已經(jīng)很久沒和人聊過天,這日與邱夫人可說是聊得非常投機。
且兒子中了狀元,王氏卻因自己生過那樣羞恥的病,從沒出面接待過別人。如今因著是陌生人,反倒讓她放得開了。
邱夫人的善解人意,邱姑娘的溫柔恬靜,王氏都看在眼里。
她聽說邱夫人正要給邱姑娘議親,她兒子也正缺個媳婦兒。這不是郎才女貌嗎?
王氏心里多了層意思,便多看了幾眼邱紫茉。但見此女舉止端方,少話,是個不錯的姑娘。
時婉晴見王氏那模樣,顯然也是鐘意自己女兒,便是決定趁熱打鐵,想要在肖長樂離京前把親事定下來。
畢竟,夜長夢多啊!萬一那夜發(fā)生的事走漏了風(fēng)聲,不就全完了嗎?
因著擔(dān)心這方面,時婉晴早前逢人必宣“我們建安侯府”,如今也是只字不提。
這才導(dǎo)致王氏壓根不知這位所謂的邱夫人,竟然是她兒子干娘曾經(jīng)的大姑姐,建安侯府嫡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