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小木屋的要求不高,只要能住人就行,為了節省鐵釘,主體框架都用簡單的榫卯結構嵌合。
木屋要建成吊腳樓的樣式,以免漲大潮時海水漫進屋里。
至于她在斯斯達小鎮郊外的房子,則要改建成四合院的形式,以免外人窺探。
畢竟這里是她的“人才交流中心”,以后從別處收來的勞動力,都要先在這里過一遍底,才能送到惡魔島上進行改造啊不是,投入建設。
四合院的名字就叫做“羅斯小院”,取華夏語“螺絲”的諧音,這里就是她建設根據地的小螺絲生產基地。
羅斯小院后山最好能再建一個木料廠,光靠那幾個雇傭兵用劍砍木頭修房子,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修建完成。
如果在這里雇工人把木材都準備好,然后用大船送到島上組裝,速度就快多了。
寫著寫著,羅薇腦子里又冒出一個想法。
西原北部森林廣布、人跡罕至,到處都是荒坡和原始森林,既然木材廠都修建了,造紙產業是不是也能順便開拓一下?
她真的受夠在厚重羊皮和粗麻布上畫想方設法濃縮內容的設計圖,還有上廁所沒衛生紙的日子了!
不過衛生紙的做法有點復雜,實現衛生紙自由可能還要過個幾年,但書寫用的紙張必須先弄出來。
等做出了白紙,她才好發傳單為惡魔島招募新住民,以及編寫霧原歷史,制定霧原法規,忽悠她還散落在世界各地沒有收集的子民們。
思及此,羅薇又把制作草紙和木漿紙的方法仔細地寫了下來。
造紙技術她只記了個大概,制作時還需要工人反復試驗修正,得招募幾個聰明的人才行。
寫完這些東西,油燈里的油都快見底了。
羅薇把手指搭在羊皮紙上,一下又一下,敲得嗒嗒響。
招工建廠的事情都好說,只要有錢就行,但找誰去給惡魔島送物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