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他這個“六邊形戰士”是因為官方的評價標準比較松,誰知道點開自己的戰力評估,才發現自己的中遠距離投籃才38,防守才4,怎么著,到了他這里,就換了評價標準嗎?
官方的雙標嘴臉還真是難看啊。
夏馳逸再見到焦穎風的時候,發現他和范青良的那個小辦公室的分析墻上貼了許多陸映南的照片。
他的各種防守站位,腳步,貼身防守時候的長短臂。
夏馳逸呆呆地站在那個分析墻前,直到范青良端著咖啡,推門進來。
“喲,你回來了?”
“嗯,回來了。”一邊說,夏馳逸一邊把自己買的特產拿出來,放到桌子上。
“這什么?可別又是啥怪味豆腐干兒,上次帶回來的東西,差點沒把我送上天。”
“不是不是,這次的很正常。”夏馳逸指了指分析墻說,“你們把他釘在墻上,是找到暗殺他的辦法了嗎?”
范青良一聽,哈哈笑了起來,“能不能暗殺他,我不知道。但是你師父在球場等你。”
夏馳逸立刻轉身,來到了球場,只見焦穎風正站在三分線,不斷移動著,從不同的角度投籃。
夏馳逸沒有打斷他,而是安靜地在旁邊看著,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過焦穎風射籃的身姿了。
投了幾個之后,夏馳逸發現,焦穎風好像是在試驗一段投籃和二段投籃的完成速度。
夏馳逸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一段投籃,出手速度快,力量傳導一氣呵成。傳統的一段式投籃出手點比較低,容易被防守者封蓋,所以為了克服這個缺點,焦穎風著重訓練了夏馳逸的出手速度還有他拉開投籃空間的能力。
而二段投籃的出手點在眉骨上方,大多數使用它的是帥北這樣的內線球員,來解決籃下防守密集不容易沉球的問題。但也因此整個發力是有卡頓的,特別出手前會停一下來進行瞄準,這也是其他內線球員過來阻擋甚至實施封蓋的機會。
沒有多余的寒暄,焦穎風背對著夏馳逸投入一球之后,開口問:“你看到了什么?”
“一段式和二段式投籃的區別?”夏馳逸不是很確定。
因為這個區別,練投籃的都知道。
“除了出手點的不同,還有哪里不同?”焦穎風又問。
“發力方式。”
“發力方式又會導致什么的不同?”
“出手速度還有拋物線。”
焦穎風停了下來,轉身看著夏馳逸,“再想想,還有什么不同?”
夏馳逸又想了一會兒:“節奏?”
“對,就是節奏。”焦穎風說,“投籃的節奏也是你腿部力量向上傳導的體現。反過來說……”
“腿部的發力影響我的投籃節奏。”
夏馳逸好像理解了焦穎風一直在研究什么。
“陸映南在大部分比賽里采取的還是傳統的防守方式,比如逼迫對手用弱側手,也就是左手接球;利用長短臂貼身防守來防止對手接球;還有切入到對手的接球路線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防守方式,而他的防守之所以比其他人更緊密,是因為……”焦穎風伸出兩根手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因為閱讀對手的能力?就是他的預判能力很強?”
焦穎風點頭:“賓果,答對了。這是經驗,也是天賦。你傳給我的視頻里,被他防守的射手雖然出手了,但卻屢屢不中的原因,是沉球發力的節奏被陸映南影響了,也因此屢投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