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算是造反,因為要株連九族,只要吳明做了,那這些族人與家生子也得陪著吳明一條道走到黑。
當然,這是勢力強的時候,若是處于弱勢,那被侵奪,覬覦財產,也是屢見不鮮。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之前吳明這一支乃是弱勢,自然要被欺凌,但現在,隨著吳晴崛起,連族長之位都搶了過來,自然大大不同!
“雖然是個人超脫的世界,但組織羽翼,朋黨勢力,也不是一無所用,至少很多瑣事就可辦了……”
開學堂,培養文氣,讓子弟讀書識字,實在是一族之大事。
吳明知道,之前吳晴必然也有著這個想法,只是女兒之身,吳明又是個爛泥扶不上墻的,才有著拖延。
現在么?一切都不同了!
“族人之中,自然良莠不齊,需要一一篩選,之前覬覦過我家田產的那幾個,直接排除,其它族人子弟,卻是一視同仁……”
這些老一輩,心思太多,吳明也不敢用。
但年青一代讀書識字之后,又入了他體制,磨平棱角,基本就可用用了。
甚至,還可以讓一些家生子進去陪讀,至少要懂幾個字。
如此持之以恒,十幾年,甚至數十年幸苦栽培,文風大盛,若是能出幾個秀才舉人,自然家業穩當,宗族就繁榮昌盛了。
不過,此乃和平年代之道,到了亂世,還有一套。
讀書人只是種子,文武雙翼,缺一不可啊!
現在受到周家逼迫,吳明更心急掌控力量。
第二日,晨光熹微,天氣尚寒中,就命鄉勇集合。
吳家有田二十頃,佃戶兩百,也是方圓首屈一指的勢力,此時鄉勇有著五十余人,排成行伍,雖然不是十分精銳,但也都是一條條精壯漢子,很不錯了。
“咳咳!”
見到吳明過來,封寒一聲輕咳,五十多人立即齊聲呼喝:“見過大少!”
“免禮!”
吳明見了,就有些滿意。
實際上,整個塢堡中,若是全面動員,兩百人都可出著,但就要耽誤事情了。
按照古代軍制,五戶出一丁,意思就是五個人家中,出一個壯年男子,從事脫產軍事,才不至于耽誤整個社會的正常生產活動。
現在吳家有二百戶,等閑出四五十人,卻是易如反掌。
再多,就非得是受到攻擊,守堡時才能用著,那時全民皆兵,家人性命都在塢堡中,數百人出死力,足可抵擋數千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