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繼續道:“從1993年的第一部游戲改編電影《超級馬里奧大兄弟》開始,95年的《格斗之王》、01年的《古墓麗影》和《最終幻想:靈魂深處》、02年的《生化危機》、06年的《寂靜嶺》、07年的《如龍》、08年的《馬克思佩恩》,還有今年的《波斯王子》……已經有不少玩家們耳熟能詳的游戲改編成了電影,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李蓉如數家珍,為了向葉沉溪展現出他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功課。
她說的這幾部,倒確實都是票房還不錯,名氣也大的,其中票房最差的是《最終幻想:靈魂深處》,137億美元制作成本最終票房8500萬美元,有人調侃說這票房估計只夠做女主角的頭發(女主角阿琪博士6萬根頭發全部是獨立的,并且完全動畫化經過渲染,整個模型約由40萬個多邊形組成),這只是夸張的調侃,不過制片方史克威爾影業虧得底朝天這卻是事實。
這部電影的慘敗也是導致“最終幻想之父”坂口博信離開史克威爾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后來最終幻想系列第一次網游化的《最終幻想11》再次賠錢,史克威爾不得不接受了索妮的注資,并且最終和艾尼克斯合并成現在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areenix)。
這一點李蓉不是了解,估計是以為葉沉溪不怎么了解,而且這片子名氣太大,能夠唬人。
還有《超級馬里奧大兄弟》同樣也是口碑票房雙輸,作為第一部游戲改編電影,作為為無數玩家帶來童真樂趣和美好回憶的ip,居然被改編成了一部科幻邪典電影你敢信?人物還原度奇低無比,劇本和游戲毫無關聯,甚至連游戲中最出名的“板栗仔”都沒有……這幾乎是公認的史上最爛游戲改編電影,沒有之一那種。
4800萬美元成本,票房2000萬。
不過它和《最終幻想》不太一樣,任極樂只是賣個授權自己賺點兒錢,史克威爾那可是自己制作的。
除了這兩部,李蓉說出來的那幾部倒是沒那么多槽點了。
“我們就尋思著啊,您看《逍遙游》現在在國外也很火,我們應該也可以拍出來,不說賺多少錢,但怎么著也是大ip,在北美至少也能登上幾千塊大屏幕吧。”
李蓉這不知不覺又用上“您”了。
葉沉溪倒不是拒絕,只是覺得他們有點想當然了:“理解,你說的這些,其中基本上最爛的兩部,馬里奧和最終幻想,前者是把美國市場從雅達利大崩潰里拯救出來的超級ip,后者也是經過了9部系列作品的經營,在那之前《最終幻想9》以迪士尼風格化的畫風在歐美受到了很多好評,讓史克威爾極度自我膨脹。再差他們也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逍遙游》這才上市多久,影響力還差的太遠了。”
“啥……啥崩潰來著?”
葉沉溪也沒解釋,繼續道:“你們只看到了這些還算是能夠賺錢,或者做出了名氣的。還有那些大賠特賠的也得參考呀,05年的《毀滅戰士》成本6000萬,總票房5500萬;《吸血萊恩》2500萬成本300多萬票房;06年的《生死格斗》2100萬成本,750萬票房;去年的《街頭霸王:春麗傳》5000萬成本,一千來萬票房;還有今年的《鐵拳》,3500萬成本,最終票房100萬都還沒到。”
“這還有這么多前車之鑒呢,你們不要盲目啊,能拿出來改編電影的,肯定也都是玩家數量眾多的品牌,只是能不能賺錢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李蓉沒想到葉沉溪比她還要如數家珍,你一游戲制作人不好好做游戲,關注電影票房干啥……一時之間也有點懵。
“葉總,我們肯定會提前做好風險評估的,主要這事兒吧也不全是奔著賺錢去的,說實話就算賠一些,只要不是太慘我們都可以接受,至少這電影拍出來,國內這個票倉收回大部分成本不是什么問題吧。葉總,我跟您就實話實說了,我們主要是想打開海外市場,也坐一坐口碑,彌補國內真正商業大片兒這塊兒的空白。”
“還有,廣電的領導們也挺關注這個項目的……”
這句話李蓉聲音偏小了點兒。
……
說開了這就好了嘛,果然是帶著任務來的。
這事兒哪怕是上邊兒發話了,青魚網絡也不至于就非得馬上就把授權丟出去,這種自由還是有的。哪怕是要拍,給誰拍,或者是授權給國外的好萊塢的制片公司也不是不行。09年春節的時候夏宇闔就跟他談過這事兒,夏家自己有影視公司,宇闔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真要拍自己也可以,如果耗資不是太大的話。
這事兒夏青魚也想過,國內外電影制片水平,無論從電影工業,后期制作,還是理念上,差距都不小。以《逍遙游》的影響力,肯定是不想丟給國內這種“小打小鬧”的商業片制作團隊的,偏偏游戲題材本身外國人也吃不透,演員也不能找金發碧眼的老外來演吧。反正也不急,就先擱那兒了。
只是現在華藝主動提起……
“李姐,你們不會是已經立項了吧。”
“嗨,那不至于,這不跟你通通氣兒么,行的話我們再組建團隊去好好談。”
“是不是已經跟投資方也通了氣兒了。”
“有過初步的溝通,不過現在就中影集團和我們,肯定宇闔傳媒也會算上,估計也可以吃得下了,我可真是跟您交底說話,就這個項目,我們公司一家能出5000萬美元,差不多中影估計也是這個數。”
“純國內資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