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輪到林凡發言時,臺下的氣氛明顯緊張起來。他從容地走上講臺,沒有準備稿子,完全是即興發揮。
“各位同行,中醫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之一,有著完整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林凡的聲音平穩有力,“它不僅僅是治病的技術,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哲學思考。”
他簡要介紹了中醫的基本理論,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概念。雖然用的是英語,但他的表達清晰準確,讓在場的外國專家都能理解。
“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林凡繼續解釋,“我們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整體出發,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
臺下有人開始竊竊私語。有些人對林凡的理論表示贊同,但更多的人仍然持懷疑態度。
金發男子終于忍不住站了起來:“林醫生,您說的這些理論聽起來很玄妙,但缺乏科學依據。現代醫學講究的是可重復性和可驗證性,您能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中醫的有效性嗎?”
這個問題一提出,全場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這確實是中醫面臨的最大挑戰——如何用現代科學的標準來證明自己。
林凡沒有急于回答,而是反問道:“什么是科學?是不是只有西方醫學才是科學?”
“當然不是。”金發男子有些急躁,“但科學需要有嚴格的實驗設計,需要能夠重復驗證,需要有明確的作用機制。”
“那么請問,安慰劑效應算不算科學?”林凡的問題讓金發男子一愣。
“當然算,這是心理學和醫學都承認的現象。”
“很好。”林凡點點頭,“安慰劑效應說明心理因素可以影響生理狀態,這在中醫理論中叫做心身相關。西醫用了幾十年才認識到這一點,而中醫早在兩千年前就有了相關理論。”
臺下開始有人點頭,覺得林凡說得有道理。
戴眼鏡的學者不甘示弱:“但這不能說明針灸、草藥這些具體療法是有效的。”
“那么我想問問,現代醫學中有多少藥物的作用機制是完全清楚的?”林凡的反問再次讓對方啞口無言。
確實,許多現代藥物的確切作用機制至今仍不明確,但這并不影響它們在臨床上的應用。
艾琳娜在臺下靜靜地聽著這場辯論,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作為制藥集團的高管,她對醫學和藥學都有深入的了解,能夠理解雙方觀點的價值所在。
爭論還在繼續,但林凡已經占據了上風。他用邏輯清晰的論證和恰當的比喻,逐漸化解了對方的攻擊。更重要的是,他剛才救人的事實擺在那里,這比任何理論都更有說服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這個結果。一些固執的西醫專家仍然認為中醫是偽科學,他們開始商量如何在接下來的環節中給林凡制造更大的麻煩。
第一天的會議在激烈的討論中結束了。林凡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敵意,但他并不在意。真理越辯越明,他有信心用實力證明中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