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礫巖出院了,瑜和鶯也被他指派去了兩間軍方的造船廠,負責現場的軌道電磁炮上艦工作。
礫巖回到國防部,繼續住在地下九層的小宿舍里。
他找萊煾要了有保密資質的軍工企業名錄,開始一家一家尋找能配套的廠家。
鎖定其中六家后,礫巖讓焰舟安排,讓他們的技術負責人趕到國防部,挨個跟他們做分項技術交底,各自負責生產其中一部分組件。
每個廠家都沒有資格查看總圖,就算他們的信息全部泄露,敵人要組合分析,也要費很大的功夫才能猜出來這是什么東西。
至于費用,有焰舟買單就行了,這可是議長欽點的項目。
至于總裝,礫巖并不放心交給任何一家工廠代勞,而是準備自己培訓一批裝配人員。
飛行器的結構并不復雜,完全可以由臨時拼湊,有基礎的工人來完成裝配。
找人的任務礫巖還是交給了焰舟,由他從各個兵工廠抽調人手。
鉑則負責進行背景調查和政治審查,務必保證參與者及親屬沒有泄密的風險。
很快,一個20人的臨時裝配小組搭建起來。
不允許外出和對外通訊,吃住都安排在國防部地下8層,就在礫巖所住宿舍的上方。
礫巖開始夜以繼日地給他們培訓。
同時讓焰舟在國防部的樓頂給他搭建一個臨時總裝車間。
他上去看過,那個地方足足有兩個足球場大小,蓋一個總裝車間綽綽有余。
十五天后,車間搭建完成,各部分的設備也陸陸續續到貨,打包運送到車間里。
礫巖和裝配小組等候多時,拿到包裝后,立即按照礫巖給他們印制的裝配步驟與工藝手冊,開始進行總裝。
礫巖小臂傷勢雖然已經拆線,但是用力還是會有痛感,只能在一旁指揮。
好在之前培訓非常扎實,加上幾家工廠很給力,公差完全控制在圖紙的要求內,組裝起來并沒有多困難。
三天后,組裝完成,礫巖暫時遣散了裝配團隊,他要獨自對飛行器進行初始化和靜態測試。
此時,呈現在礫巖面前的,是一臺造型奇特的旋翼飛行器。
機身呈橄欖球形,所有蒙皮,都是瑩白色的合金質地。
這種合金配比十分復雜,機械特性和鋁合金差不多,但是有一項非常特殊的屬性——能夠吸收雷達波,吸收率99以上。
旋翼也是類似的復合材料,顏色稍微發黑,其成分與蒙皮稍有不同,主要是增強了對氣動彈性發散的抗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