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這其實不過是一處相對高些的山峰。
因為黑牛本體是石像,不喜歡居住在山洞之中,因此將山頂移平,因此才有了平頂山的稱呼。
此時平頂山上早已不復以往的光禿貧瘠,一座三層小閣樓已經建了起來。
如果有懂陣法的修士就會發現,這三層小閣樓其實暗合陣道,能聚天地元氣,引日月靈機于閣內。
陣眼之中,一尊三尺高的丹爐落在正中央。三足鼎立,兩耳承天。下接地氣,上承天元。
這是葉玄根據三光洞府中的陣法改造而來。
陰陽洞府內的陣法巧奪天工,乃是元神大能出手,能引日月星三光。
葉玄自然沒那么大本事,無論陣法造詣還是經驗都完全比不上,只能弄個簡易殘缺版本。
以聚靈陣為基礎,五行奇物為陣眼,衍生的五行化靈陣。
葉玄一身道袍,端坐在丹爐旁邊。面前則是四枚玉簡。
他在萬象宗呆了三年,要說真沒有修煉功法,那是不可能的。親傳弟子的特權之一就是能查看除《萬象道經》這種根本道法之外的所有功法。
雖然《萬象道經》沒辦法搞到手,但其他真傳修行的道法卻還是能得到一兩篇的。
當然,這些道法都只到心動期,不是因為萬象宗對葉玄有限制,而是因為心動期以上道法蘊涵大量天地法則,修為太差根本看不了。
葉玄之前雖然沒有修行,但長老講道卻是聽了不少,對于修行有著足夠的認知,甚至對于鍛體煉氣兩大境界可以說一句高屋建瓴。
萬象宗根本道法名為《萬象道經》,但其實在外面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一氣萬象道。
萬象宗開派祖師認為,世間萬象皆是天地元氣造化,我修先天母氣,衍化世間萬象。
這是萬象宗功法的核心理念。
其余四脈,不過是分化衍生,比如雪風谷一脈,以元氣入道,走水屬性之路,衍生出諸多元嬰級道法。
如今葉玄面前的四枚玉簡便是記載著萬象宗四脈各一門元嬰道法的前半部。
親傳弟子雖然能查看,卻不能外帶,這四枚玉簡便是葉玄靠著自己記憶錄刻下來的。
因為他只能見到前半部,因此也就只有前半部。
這四門功法各有不同,其中雪風谷的《太陰月輪經》修的是天地間太陰之道。這一門功法能吸取月華修行,攻擊手段主要是道術為主。
而千秋原的《濁煞神魔大道經》又是不同,修煉天地間諸多兇煞濁氣,衍生神通法身,既是道法也是武道。
萬草園的《乙木青龍道訣》則是修煉木靈之氣,有令枯木逢春,白骨生肉的能力,不僅擅長療傷,還能修成不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