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的麥子剛割完一茬,田埂上就多了些新插的木牌——上面寫著”種痘點”,旁邊擺著長孫雨留下的瓷瓶。
有老農扛著鋤頭經過,還會對著木牌作個揖:“多虧這牛痘漿,娃們臉上才沒長痘。”
誰料這天半夜,玉門關外的小村子突然響起馬蹄聲。
三十多個吐蕃騎兵裹著狼皮襖,舉著彎刀踹開了接種點的門——屋里的醫官正給娃換藥膏,冷不丁被繩子捆了個結實。
”牛痘漿!交出來!”領頭的吐蕃頭領操著生硬的漢話喊,刀尖指著瓷瓶。
他身后的親兵早把兩個學醫的小童扛上了馬,小童的哭聲在夜里傳出老遠。
”你們是吐蕃人?”老醫官掙扎著問。
頭領”哼”了一聲:“雪山那邊也鬧痘!拿方子來,饒你們不死!”他見醫官搖頭,直接踹翻藥箱,帶著人策馬往高原跑——馬蹄揚起的塵土里,落著片小童掉落的衣角。
消息傳到安西時,李恪正看著新送來的橡膠密封囊。
這是杜明月新做的,軟乎乎的能裝藥,泡水都不漏。
秦紅梅掀簾子進來,手里攥著那片衣角,臉色比冰還冷:“吐蕃人干的!搶了三個醫官、兩個小童,還有半箱痘漿!”
”雪山那邊也鬧痘了?”李恪捏著密封囊站起身——他記起前世史書里,吐蕃常遭痘癥折騰,有時一場疫癥能死一半人。
程咬金扛著斧頭就往外沖:“我帶騎兵去追!把兔崽子們劈成兩半!”
”別沖動。”李恪按住他,轉頭對秦紅梅道,”帶兩百輕騎,馬蹄都釘上鐵掌——吐蕃人的馬沒這東西,跑不快。”
他又從懷里掏個布包,”這里是紅景天,之前聽老商旅說的,嚼著能治高原上喘氣難。”
秦紅梅接過布包往馬鞍上一搭:“天亮前準能追上!”
騎兵隊追得飛快。
秦紅梅選的都是安西最能跑的馬,馬蹄鐵敲在石子路上”噠噠”響,比吐蕃人的裸馬蹄快了足足兩成。
第三天傍晚,就在日月山腳下見著了吐蕃人的影子——他們正圍著篝火烤羊肉,被擄的醫官和小童捆在旁邊的石頭上。
”分兩隊!”秦紅梅壓低聲音,”一隊繞后堵路,一隊正面沖!”
吐蕃人沒防備,被馬蹄聲驚得慌了神。
有騎兵剛拔彎刀,就被秦紅梅的連弩射落了馬。
她翻身下馬踹開頭領,一把將小童摟進懷里:“沒傷著吧?”
小童哭著指身后:“他們他們要灌我們喝痘漿”
誰料那吐蕃頭領突然吹了聲口哨,山坳里竟又沖出二十多騎兵!
原來他們早留了后手。
秦紅梅讓人護著醫官先走,自己舉著刀迎上去——刀鋒劈在吐蕃人的甲胄上,”當”地一聲火星子直冒。
廝殺了半個時辰才把吐蕃人打跑。
秦紅梅帶著人往高原追,剛過橡皮山就不對勁了——兵卒們開始喘粗氣,有兩個竟直接栽倒在地上,臉憋得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