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此去,任重道遠,珍重。”李治遞上餞行酒。
“陛下放心。”李恪一飲而盡,目光掃過李治身后溫婉垂首的武媚娘。
車馬西行,煙塵滾滾。
馬車內,長孫雨靠著軟墊,望著窗外:“殿下…大都護,棄天策上將,遠赴邊關…值得?”
李恪替她掖好狐裘:“虛名累人。長安是火藥桶,西北水泥管夠。”他眼中閃過狂熱的光,“涼州告急?正好!我要用水泥,在河西走廊筑一道讓他們頭破血流的墻!”
進入河西,景象驟變。
流民!拖家帶口、面黃肌瘦的流民塞滿官道!
田野荒蕪,村落死寂。
李恪勒馬,望著道旁麻木絕望的人群,眉頭緊鎖。
蘇定方、秦紅梅暫時穩住涼州,但修筑“水泥長城”需要龐大的人力!
“杜明月!”
“屬下在!”
“貼告示!安西大都護府令:河西流民,凡有勞力者,皆可應募!管飯!一日兩頓干的!筑烽燧堡寨道路,按日結算工錢!銅錢!或等價的鹽!告訴他們,修的是保家護土的墻!修好,就有活路,有太平!”
杜明月眼睛一亮:“妙!殿下!流民怕餓死,管飯給錢還給鹽!高原缺鹽如命,這招釜底抽薪!”
他立刻招呼文書去辦。
蓋著鮮紅大印的告示貼滿沿途。
消息在流民中炸開。
“聽說了嗎?新大都護招工!管飯!給錢!給鹽!”
“真的?安西大都護府大印!錯不了!”
“給鹽?娃多久沒嘗咸味了!去!必須去!”
麻木的人群燃起微弱的希望之火。
無數流民掉頭,拖家帶口,逆著兵禍方向,朝涼州、朝招募點匯聚。
李恪駐馬高坡,看著官道上越來越龐大的人流,心稍定。
有人,就有希望。
“殿下,”長孫雨不知何時下了車,走到他身邊,臉色蒼白,眼神清亮,“用鹽募流民,既解人力之困,又斷吐蕃私鹽財路…一箭雙雕。只是…鹽從何來?朝廷調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