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梅帶著騎兵往河谷去了三日,派回來的斥候卻個個垂頭喪氣。
領頭的斥候抹著臉上的土:“殿下,那河谷兩邊都是峭壁,吐蕃人躲在石洞里,咱的人靠近不了——連他們有多少帳篷都數不清。”
李恪站在城墻上往西南望,眉頭擰成個疙瘩。
沒情報就像蒙著眼打仗,萬一象雄的人真從背后繞過來,安西可就被動了。
”要不我帶死士摸進去?”程咬金攥著斧頭柄,指節發白。
”不行。”李恪搖頭,”石洞里說不定有埋伏。”他低頭看見墻角有小孩在放孔明燈,燈籠晃晃悠悠往天上飄——心里突然亮了。
當天下午,李恪就把杜明月拽到了作坊。
”做個大的!”他指著孔明燈比劃,”要能載人的!用絲綢糊,外面涂橡膠防水,底下掛個鐵筐!”
杜明月瞪著眼看他:“載人?那不得燒著?”
”用噴燈!”李恪讓人搬來新做的火油噴燈——銅制的燈頭能調火苗大小,”加熱空氣往上飄,比孔明燈穩!”
工匠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思忙活。絲綢涂了橡膠果然不透氣,鐵筐焊得結結實實。
等糊好往地上一立,足有三丈高,活像個圓鼓鼓的大燈籠。
”誰上去?”程咬金往后退了退——他騎馬打仗不含糊,往天上飄心里發慌。
有個叫二牛的小兵舉著手喊:“殿下!我來!我打小就愛爬樹,不怕高!”
第二日一早,作坊外的空地上圍滿了人。
二牛系著麻繩坐進鐵筐,杜明月讓人把噴燈點著——火苗”呼呼”地舔著燈籠底部,那大燈籠竟真的慢悠悠往上飄!
”高了!還能再高!”二牛在筐里喊,聲音跟著燈籠往上走。
地上的人仰著脖子看,驚得直拍手。有老農揉著眼睛:“這是要上天?”
李恪讓人把麻繩往樁上繞——先系留著升,不敢讓它飄太遠。
等燈籠升到十丈高,二牛突然指著西南方向喊:“殿下!我看著吐蕃人的帳篷了!在河谷拐彎的地方,足有五十多頂!”
地上的人頓時靜了。
之前斥候說頂多二十頂,敢情都藏在拐彎后面!
”還能看見啥?”李恪舉著嗓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