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漂洋過海的羽絨服在國外備受好評,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狀。
國外的客戶不僅加大了訂單量,甚至還要求自己成為顧漫的獨家代理商,不允許顧漫將這些羽絨服賣給其他客戶,為此,哪怕顧漫提出了要漲價的要求,他們也欣然接受。
國內市場上,顧漫的營銷策略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起初,只有少數好奇的顧客愿意嘗試,但當他們穿上羽絨服,在寒冷的環境中感受到那股溫暖后,紛紛贊不絕口。
再加上
50元優惠券的誘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顧漫工廠生產的羽絨服。
口口相傳之下,京城和滬城的羽絨服市場迅速被打開,訂單量呈爆發式增長。
那所謂堆積在倉庫里賣不出去的貨,不到三日,就已經全部清空。
工廠里更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加班加點地趕制訂單,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喜悅,似乎已經看到了獎金在朝自己招手。
顧言工廠的員工一個個目瞪口呆,看著那貴得要死的羽絨服居然變成了搶手貨,甚至還供不應求,一時間,一個個都啞了聲,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
“這破羽絨服那么貴,怎么還有人搶著買呢?”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的銷售群體壓根就不是國內,而是國外,這東西老外可喜歡了,一個個都搶著買呢。”
“賺老外的錢?這行啊!”
一時間,不少人都對顧漫刮目相看。
然而,還有不少老員工都覺得顧漫是走了狗屎運,畢竟攀上了顧明這艘經驗老道的大船,想沉都難!
“這有什么,不過是剛開始罷了,后面還有的是機會!”
“就是,咱們的棉服賣得也挺好的。”
“什么呀,棉服又不是就我們一家生產,國內的競爭對手多的是,這不,老板都開始降價銷售搶訂單了。”
“顧漫的那個什么羽絨服,我聽說價格不僅沒降,還漲了呢!也不知道哪來的底氣。”
“怎么可能?我都看到他們為了銷售,降價了50塊呢!”
“哎呀,那是國內的,國外的都漲價了,而且訂單主要都是銷往國外,而且,國內的生意也很好,制作羽絨服有門檻,而且顧漫他們提前打出了知名度,現在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銷路暢的很哪!”
想到自己聽說的那些事,不少人都嫉妒得牙疼。
“我聽說顧漫工廠的員工,今年年底,可以拿兩倍的獎金!”
“什么?兩倍?”
“是啊,他們利潤高,訂單量又大,為了趕訂單,不少人都加班加點的熬,不過我聽說,顧小姐提出了什么三班倒的模式,讓每個人都只上八小時,能有十六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呢,不僅如此,工資也漲了……”一位老員工越說越羨慕,語氣中滿是感慨。
“別說了,越說我牙越疼!”
本以為自己才是勝者,現在看來,自己就是個失敗者,早知道顧漫的衣服這么好賣,他們當初就換到顧漫的工廠去了。
畢竟,賭約開始時,顧明還說歡迎老員工回去,結果沒一個人看好顧漫,全部都留在了顧言的新工廠,甚至還有幾個顧明的老員工跑他們這來。
現在么……估計后悔的腸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