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商應了一聲,揮開丹尼爾好意伸過來的手,抬腳上冰,直接摔了個劈叉,周圍響起一陣笑聲,張素商扶著冰面站好,發現以那個八卦的伊萬b笑得最大聲。
只要是滑冰的人,絕對都見慣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摔跤姿勢,但像張素商這種柔韌要求極高的姿勢,大家見得就不多了,加上張素商迥異于斯拉夫人的長相,大家笑他的時候是一點顧忌都沒有。
丹尼爾看著他也一臉忍俊不禁,但他對張素商沒惡意,還有點前后座的友誼,他又一次伸出手“你不是說自己以前滑過冰嗎?怎么現在站都站不穩了?”
張素商勉強站穩,對他道了聲謝,試著向前滑行,丹尼爾和伊萬b對視一眼,好心的跟在他后面,準備在這家伙把下巴摔壞前扶住他。
最開始,張素商滑得歪歪扭扭,過了幾圈后,他的滑行姿態便逐漸優美從容了起來。
大部分業余滑冰者的姿態其實并不是很好看,為了防止摔跤,有不少人屁股都撅得老高,上身姿態僵硬,而且他們也沒有在滑行時變幻冰刀內刃外刃的概念。
與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冰刀的底部并非是如尋常刀刃一樣的鋒利,而是呈u型,這可以讓滑冰者更好地在滑行時維持平衡。
而當腳往外崴時,就是使用外刃滑行,往內撇時就是內刃,而在滑行時變幻內刃外刃,能讓滑行者更好地控制滑行速度,包括加速,以及在冰上畫出各種優美的弧線。
在這個時代,有人利用這種內外刃的變化,穿著冰鞋在冰上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幾何圖形,甚至創造出許多不同的圖案,這就是花樣滑冰的規定圖形,乃滑行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目前花滑賽事中的必比項目。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的運動員要比花樣滑冰比賽的話,需要比三場。
第一場,規定圖形;
第二場創編節目(短節目)
第三場自由滑。
裁判們會根據動作質量和藝術性打分,滿分為6分,最后綜合三場比賽的成績來決定選手最終的排名,直到1990年,規定圖形的比賽才被取消。
像張素商,他從來沒在賽場上比過規定圖形,只是在訓練時將規定圖形作為滑行的訓練內容練習過,今天是他穿越后第一次在冰上滑冰,能在冰上用那蹩腳的冰鞋畫個圓就不錯了。
然而在其他人眼里,這個來自中國的青年在冰上有著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氣質。
從懂事開始,張素商就同時修煉了滑冰和芭蕾,這是因為花樣滑冰素有冰上芭蕾的美譽,在后世,滑冰與芭蕾幾乎密不可分,許多練習花樣滑冰的青少年都要練芭蕾舞,這就讓他們擁有了格外出色的體態。
然而真正讓滑冰和芭蕾結合起來,卻是在1928年的冬奧會上——花滑界傳奇名將,冬奧三連冠、世錦賽十連冠索尼婭海妮在本屆冬奧首次在表演中引入了芭蕾姿態。
現在是1926年,芭蕾和花滑都已經誕生,卻還沒有正式結合到一起,張素商的冰上體態,就成了這個時代獨一份的美。
在找到感覺后,張素商便放松許多,他在滑行時打開雙臂,肢體舒展的向側上方延伸。
大一學生中最擅長滑冰的人,其實也和張素商是一個班,那就是醫學系的系草——伊萬d,這家伙有一張奶油小生的臉,屬于嫉妒心強烈的男性最討厭的那類長相。
他站在冰場邊緣,面帶驚嘆的看著張素商在一小時內,從站不穩進化為一名冰上舞者。
業余愛好者對滑得好不好的判斷依據之一就是滑得快不快,張素商滑得很快,身體姿態輕松,這就是高手了。
伊萬d和身邊的人說道“沒想到那個中國小子會滑冰?!?/p>
那位伊萬a的亞軍哥哥,米沙普拉托夫此時也應弟弟的邀請,到大學的冰湖來,兩兄弟顯然是想用滑冰來聯絡一下感情。
他們正好看到張素商雙腿在滑行時分至一個半肩膀的寬度,整個身體筆直向后傾斜,繞場畫了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