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滑的動作和時長更多,失誤率更高,萬一張素商撲街了呢?那大家的機會不就來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今天不少運動員反而比昨天更加賣力。
也有部分人是放下了心里的“也許我會贏”的包袱,認為無論怎么比都是張素商贏,那自己只要好好表現,爭取到參加冰演賺錢、提高做教練時的身價就可以了,而這部分人的發揮也比較穩定。
而在這一場比賽中,娜斯佳終于得償所愿,第一次擊敗了索尼婭,靠著微末的技術分優勢拿下了這一屆歐錦賽女子單人滑的冠軍,看到分數的那一刻,這個還不足20歲的女孩激動得哭了出來。
位居銀牌的索尼婭面帶優雅的微笑為她鼓掌,眼中卻燃起了熊熊斗志。
這是紫微星小姐有生以來第一次輸,但以后就絕對不會了。
拿了銅牌的安菲薩嘆了口氣,但也笑了起來,起碼她還是上了臺子,等到奧運,她會更加努力,讓上頭那兩位好看。
第七名吉拉則蹲在角落里不敢吭聲。
她好菜。
路過的卡爾拍了下她的肩膀,咧出一口白牙:“嘿,女孩,別失落,你要知道這世上菜得不只是你,我也菜啊哈哈哈哈哈。”
吉拉抬頭看著那張傻氣的俊臉,面露絕望,難道她已經淪落到要被卡爾視為一路人的地步了嗎!
一位名為杰克的美國記者運筆如飛。
【從1926年開始,花樣滑冰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賽事觀賞性也飛快增長,以吉利斯、索尼婭、張、米沙為首的一批運動員用他們卓越的天賦推動著這項運動高速發展,我可以肯定地說,在他們之后,恐怕要等幾十年才能再次進入這樣的技術爆發期。
在上一屆奧運,還有人篤定地說二周跳便是人體極限,而女子運動員根本無法完成跳躍,而在這一屆的歐錦賽,男子三周跳大戰已經進入高|潮,女孩們也開始使用跳躍,她們的兩周跳并不比男性差,照這樣下去,我們可以好好期待1928年的奧運了。】
杰克確定自己這篇報道傳回美國后會有很多人觀看,因為張素商在美國并非沒有名聲,他的《女飛行員》本就暢銷各國,尤其是女性讀者們紛紛將之奉為圣經,《神探伊利亞》在美國上映時也獲得了非常好的票房。
別說啥俄國電影在美國電影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神探伊利亞》可是這個年代非常稀有的有聲電影,加上劇情完整,拍攝組給力,整體完成度相當不錯,對于現在的觀眾們而言,便是難得的視覺盛宴。
自從《神探伊利亞》后,美國也出現了好幾個有聲電影的攝制組,成不成功另說,但張素商作為原作者也獲得了更多的名聲。
比賽在激烈的競爭中度過,這一屆歐錦賽的參賽人員并沒有往屆多,由于交通限制,部分運動員決定留在國內訓練,等到奧運再出賽,比如遠離歐洲大陸的美國便有不少運動員沒過來。
但要論關注度和賽事質量的話,這一屆歐錦賽還真就刷新了過往記錄。
裁判們紛紛為運動員們的拼勁大開眼界,這些年輕人們不斷拿出好節目,讓他們也大飽眼福,乃至于評判標準也越發嚴苛。
畢竟卡爾的節目好吧?放在往屆比賽能拿好幾個六分吧?但在這屆比賽上,他一個六分都沒拿到,因為如果給了他很多高分的話,后面出現更好地運動員時,裁判們是不是要全部舉起六分?
卡爾對這種情況心知肚明,但他很有志氣,小伙子在上場前就將衣服一脫,露出里面閃閃發光的表演服。
誒嘿!他今年也是亮晶晶!
奧地利花滑的未來扛把子選擇了《藍色多瑙河》作為的自己賽用節目,而在俄國打工生活訓練時,他靠著驚人的耐性硬是纏磨得尼金斯基答應為他設計表演服,最終便有了這件驚艷全場的衣物。
舞神的審美自然值得信賴,只見這套表演服以淺藍色打底,用了光滑的綢緞做主要材料,上面縫了許多水鉆,仿佛河面上的粼粼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