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揮了揮手,示意一旁伺候的下人退下。
等閑雜人等都離開后,楊憲這才沉聲道:
“不瞞諸位,本官自從受陛下信任、履新右丞相一職以來,日夜思慮、輾轉(zhuǎn)反側(cè),無非為了兩件事。”
“其一,便是要把手中的職司做好,這樣才能上對得起陛下的信任,下不辜負諸位的期望。”
“這其二嘛,本官也不藏著掖著,本官也有意窺探一下李善長那左丞相的位置。”
“于公,那李善長結(jié)黨營私,聯(lián)合一眾淮西勛貴、老臣,把持朝綱、堵塞言路、勾連地方,可謂是我大明的一大毒瘤。
本官身為陛下親封的右丞相,豈能坐視此等禍患做大?”
“于私,丞相既分左右,那為何本官只能屈居右位呢?”
“臣以為,胡惟庸雖已卸任丞相,但其影響力仍然深植于淮西勛貴之中,若不及時處理,恐對朝廷穩(wěn)定不利。”
朱元璋聞言,眉頭微皺,目光如炬地看向楊憲,沉聲問道:“楊愛卿有何高見?”
楊憲心中一喜,知道皇上已然被自己引起了興趣,于是繼續(xù)道:“近日民間對胡惟庸多有非議,臣以為,此事非同小可。
胡惟庸在任期間,諸多決策有悖于朝廷利益,且其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已引得人怨。
臣建議,應(yīng)徹查胡惟庸之過往,以正視聽。”
朱元璋聽后,沉思片刻,點頭道:“楊愛卿所言極是。
胡惟庸之事,朕亦有耳聞。
既然如此,便由你牽頭,徹查此事,務(wù)必還朝廷一個清白。”
楊憲連忙躬身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必將徹查到底。”
朝堂之上,群臣聽聞此言,各自心中揣測。
尤其是那些與胡惟庸有過往來的官員,更是心中忐忑不安。
下朝后,楊憲召集了幾位心腹,秘密商議對策。
一官員問道:“楊相,此事非同小可,我們該如何著手?”
楊憲冷笑道:“此事雖難,但并非無計可施。
我們需先從胡惟庸的舊部入手,逐一瓦解其勢力。
同時,立即派人搜集胡惟庸過往的罪證,務(wù)必在短時間內(nèi)將其徹底扳倒。”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并表示將全力配合。
幾日后,楊憲在朝堂之上,正式提交了關(guān)于胡惟庸的罪證。
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下令立即將胡惟庸收押審問。
胡惟庸被押入大牢,其舊部亦被逐一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