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揭秘聞,當今嚇黛玉
本以為在這一連串的鬧騰后,怎么也得有個短暫的趨于平靜的時期的。
可一夜之間,京中的大街小巷中傳出了一則歌謠,“竹黃青,春風得意飛雙燕,新巢結(jié)舊楹,掃殘紅,褪山盟,窗燭映畫屏,海棠偷蘸他人硯上未干墨,銜泥新補半闕春詞臥廄清…”
一幫讀書人聽見后,見此詞闕頗為朗朗上口,便紛紛抄錄傳誦。
可有心人觀之,細一琢磨,不得了了,此詞卻內(nèi)有乾坤,意有所指,這分明是那家女子不甘獨守空房,夜會情郎了,特別是那個臥廄清,天吶,玩的挺花的呀。
各處茶樓茶肆中,不光都在猜測著詞中的女子是何身份,更是有人還擺下了賭局了。
隨著各種猜測的發(fā)酵,又有一則新的歌謠傳了出來。
“春未盡,花已敗,硯底難藏半闕釵,你贈他人海棠袖底開,錯將殘月認玉臺,休道錦繡玉衫可藏哀…”
于是,文人閑漢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詞闕解析。
這一分析,又不得了。
有公搖頭晃腦道:“此仁兄必是大有身份之人吶。”
可會是誰呢?這京中有頭有臉的人可是多如牛毛的。
又有人說道:“你們不覺得,這詞中似乎已經(jīng)暗暗的點出了那女子的名字了嗎?”
接著,那些高門大戶中,閨名中帶了燕,月二字的婦人都成了懷疑的對象。
可巧,二皇子的一個側(cè)妃便名喚邱月燕。
在別有用心之人的推動下,可以說是板上釘釘?shù)淖鴮嵙硕首泳褪悄莻€可憐可嘆的綠毛龜?shù)氖聦崱?/p>
要知道在古代,一個大臣若是內(nèi)帷不修,都有可能被丟官罷職的,更何況是擔著監(jiān)國之責的皇子啊。
御史們又都像打了雞血似的,紛紛上書,要求陛下另擇監(jiān)國之人選。
三皇子五皇子都有些摩拳擦掌的了。
畢竟老大不足為慮了,老二又成了風月事件中的主角,太有失皇家體面了,而老四又正在養(yǎng)傷,新的人選只能是他們兄弟倆中的一個了。
氣懵了的當今,立即讓人去調(diào)查二皇子的那個側(cè)妃。
這不查吧,還好,一查,當今就差噴口老血了。
這個叫邱月燕的側(cè)妃還真的是紅杏出墻了,與之歡好之人正是二皇子府中的一個叫長柱的馬夫。
其實,邱家的人在聽到那些傳聞第一時間,便以探望二皇子之名去見了邱月燕。
面對自家母親和嫂嫂們的詰問,邱月燕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指天發(fā)誓的說絕無此事,邱家人也覺得憑一個傳言就這么的來懷疑,是有些不妥當了。可謠言已生,還是早些化解的好啊,但對于要如何化解,又都一籌莫展的,最終只能用身正不怕影斜來安慰自個兒,而事情的發(fā)展卻只好聽之任之了。
面上無光的當今恨不得派人將邱家人跟邱月燕都碎尸萬段了。
可真要那么做了,不也就佐證了二皇子被綠的事實嗎?
冷靜下來后,他先命人秘密的處置了邱月燕,而那個馬夫在審訊中交待,他之所以能成功的勾搭上邱月燕,皆是得益于一個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