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巫伯父是怎么應對的?”黛玉問道。
“除了我娘的體已和我的嫁妝,我家能拿得出來的幾乎都賤賣換了銀兩了,可饒是如此,仍舊是杯水車薪。好在在我們出發前,布政衙門給各縣都撥了一些糧食下來,但也僅僅是餓不死人而已。”巫云說道。
“那你可知布政衙門的糧食從何處調來的呀?”
“聽我爹說,是布政使在知道夏收減產嚴重后,派人去江浙一帶購的。”
黛玉贊許的點點頭,“巫伯父是個心懷百姓的好官,這個江西布政使也是個干脆利索的。”
巫云不好意思的笑笑,“秋收在即,希望這回糧食能大豐收吧。對了,我們進城時,看到城外面聚集了好多人呢,瞧他們的樣子,似乎是逃難的難民啊。這又是哪里遭災了呀?”
黛玉嘆了口氣,“京都已經有大半年沒下過一滴雨了,據聞,除了直隸外,河南山東部分地區也都干的厲害,你今天看到的都是從這兩個地方過來的。”
“朝廷不管嗎?”
“肯定要管啊,只是我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陛下有意用兵,國庫里的存糧動不得,朝廷得等北調的糧食到了才能有所作為啊。”
八月初一這天的大朝會,德昭殿里氣氛壓抑,人禍可控,但天災只能盡力應對。
“安國侯,目前已經北調了多少糧食了?”當今沉聲問道。
“回陛下,昨天晚上,從江浙運來了共計二百八十萬斤。”林如海躬身回道。
“為何只有這些?”
“今年上半年,江西一帶出現了嚴重的蟲災,夏糧大面積欠收,夏收剛結束,江西便從江浙購買了一大批的糧食,各州府的儲備糧不能動,眼下,從民間只能調配到這些了,秋收后應該會補充緩解上來的。”
京兆尹徐冀又上前一步稟到:“京都四城外已經匯聚了大量的難民,臣出城走訪探查過,多是從山東河南那邊過來的,還請陛下示下賑濟之事。”
“山東河南有折子上來嗎?”
吏部尚書出列,“沒有,若不是在當地活不下去了,百姓們是不會背井離鄉的北上直隸的。陛下,是否派人進行調查?”
“嗯,你立即安排,務必查明真相,看來有人覺得朕的刀擱置高閣了。安國侯,這一批糧食先撥出八十萬斤救濟城外的難民吧。”
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林家人就談起了城外難民的事。
黛玉便說到了以工代賑,李子韌激動的拍案叫絕,直言:“可惜了,侄女兒怎么就不是男子呢?”
當時,黛玉嘻嘻的笑問道:“若侄女兒是男子,那么侄兒豈不都是女兒身了?李師伯,以后玉兒該怎么對待我李潭侄兒呀?“
想到李子韌那哭笑不得的樣子,林如海忍不住的勾起了嘴角。
“陛下,臣覺得,光一味的施粥賑濟,不但不能達到賑濟的目的,反而會在糧食供應不濟時,引發出諸多的矛盾來,不如,以工代賑。”
當今坐直了身子,“愛卿,何為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