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膩什么膩,你受這么重的傷,喝這個補的。”
眼見母親要拿碗筷盛湯,周奕趕緊說道:“那啥,我想起來了,護士說一會兒還得做個檢查,得空腹。”
“啊?那這……”母親看著自己精心準備的骨頭湯,進退兩難。
“媽,這湯你給我留一半,我一會兒中午喝。剩下一半你趕緊給我爺爺拿過去,他年紀大了,得好好補補。”
母親被周奕打發走了,連關于剛才那個給自己兒子打洗臉水的姑娘都來不及問。
……
周奕在醫院待了兩天,主要就是掛一些消炎類的藥物,防止傷口出現感染。
這兩天大概是他自重生以來,最省心的一段時間,除了吃就是看電視看報紙睡覺。
期間還去神經內科病房串了個門,看了看爺爺,見爺爺精神健碩,可以自由的下床走路了,周奕由衷地感到高興。
關于受傷的事,周奕也沒打算瞞著爺爺。
得知周奕的受傷原因后,爺爺豎起大拇指說:“我大孫子不錯,有你爺爺當年的風范。”
這句話,周奕實在無法反駁。
因為爺爺還真不是在吹牛。
周奕的父親出生在五零年,所以取名叫建國,當時特別流行這個名字。
周奕的爺爺則是出生于萬惡的舊社會,爺爺回憶說自己小時候從沒吃過一頓飽飯。
后來爺爺應征入伍,當了兵。
是個上過戰場,殺過敵,保家衛國的戰士。
尤其是在。
正是因為無數個像周奕爺爺這樣的老兵的無私奉獻,奮不顧身,才迎來了之后的和平年代。
從部隊轉業后,爺爺其實是有機會去機關當個逍遙小吏的。
但當時正是宏城乃至全國工業發展,百廢待興的年代,爺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最苦最累的鋼廠。
像爺爺這樣的老兵,他們的覺悟是后來者無法想象的。
周奕大概也是因為受到了爺爺的影響,才沒有選擇繼續當鋼鐵工人,而是考了警校。
當然,爺爺這種上過戰場的老兵身份,在考警校和后來去派出所的政審上,為他也加分不少。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