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馬塞洛也不太符合伯納烏球迷的胃口,每逢他上場,準是一通狂噓。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小將德倫特身上,1比0戰勝拉科的比賽中,他是真被伯納烏球迷噓聲噓怕了,帶球過程中還險些自個兒摔個跟頭。
卡爾德隆治下,米亞托維奇擔心巴西球員的無組織無紀律會污染全隊。
先后賣走羅納爾多、卡洛斯、西西尼奧和埃莫森、巴普蒂斯塔、羅比尼奧。
反倒是大舉引進荷蘭球員范尼、斯內德、德倫特、羅本,范德法特、亨特拉爾。
去巴西而興荷蘭化成為皇馬體育上的一種方向改變。
對拉科魯尼亞的比賽里,胡安德·拉莫斯先后使用了斯內德、羅本、德倫特、范德法特和亨特拉爾五名荷蘭球員。
但在觀賞性上,除了羅本之外其他人很難給皇馬帶來提升,整體戰力一般。
甚至出現德倫特一拿球,伯納烏球迷就開始狂噓的不正常場面。
荷蘭球員歷來受西甲歡迎是因為他們崇尚進攻,但是在個人技術方面,西甲球員更細膩,而荷蘭人更講究速度和整體配合不愛拐彎抹角。
這使得皇馬的“荷蘭化”有利也有弊。
好處是這些荷蘭人接受的足球訓練一樣,長期在國家隊踢球,有利于他們在皇馬的默契,而弊端則是他們的存在改變了皇馬的傳統。
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上說,從來就沒有哪支外籍兵團可以改變皇馬快慢有秩的攻防節奏。
必要時還有球星的個人表演。
羅本是皇馬目前觀賞性最高的球員,可他也還沒有達到當年克魯伊夫、巴斯滕的高度。
即使斯內德、范德法特都成名已久,但在個人能力上他們都與古力特、里杰卡爾德等球員有著不小差距。
此外,
目前胡安德·拉莫斯主打經典442陣型,配備雙后腰。
在這個陣型當中,
只有羅本、斯內德是絕對的主力,荷蘭幫配合默契的整體優勢也很難體現出來。
對拉科的比賽就說明了荷蘭風格與皇馬傳統之間存在的不小矛盾。
首先,
斯內德離開了他最擅長的中路位置,只能踢左邊衛,在舒斯特爾時代這個位置就已經證明不適合斯內德。
但無奈皇馬陣中缺人,斯內德只能頂著頭皮硬上,表現也就可想而知,西甲解說稱他是“半個消失的人”。
此外,
配備雙后腰的皇馬在進攻兵力上投入也略有不足。
間接上使范德法特的職能受到削弱。
唯一發揮出水平的是羅本。